在豫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演员连德志的名字正通过视频平台被越来越多的观众熟知,作为豫剧常派的代表性传人,他不仅以扎实的舞台功底诠释着传统剧目的魅力,更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让这门古老艺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连德志的视频内容,既有对经典唱段的细腻演绎,也有对豫剧文化的生动科普,更记录着他作为戏曲人对艺术的坚守与创新,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舞台与观众的重要桥梁。
连德志的豫剧之路始于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与热爱,他自幼受豫剧熏陶,12岁考入河南省艺术学校,师从豫剧名家李宏贵、王素君,后拜入豫剧大师常香玉关门弟子王惠门下,深得常派艺术精髓,常派艺术以“刚健明亮、质朴豪放”著称,讲究“吐字喷口、气沉丹田”,连德志在继承中融入自身理解,形成了“唱腔饱满、情感真挚、表演传神”的独特风格,他的代表剧目《大祭桩》《拷红》《花木兰》《焦裕禄》等,既保留了传统豫剧的程式化美感,又通过细腻的情感处理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舞台表演屡获好评,更凭借《焦裕禄》中的“焦裕禄”一角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豫剧界的中坚力量。
舞台表演的受众终究有限,如何让豫剧走出剧场、走近年轻人?连德志将目光投向了视频平台,从2020年起,他在抖音、B站、视频号等平台开设账号,发布豫剧相关内容,逐渐积累起百万粉丝,这些视频内容丰富多元,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经典唱段演绎,他将《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大祭桩》“在绣房”等选段拍摄成MV,融入现代审美,通过精致的镜头语言和服化道设计,让传统唱段更具视觉冲击力;二是教学科普类,他开设“连德志教豫剧”系列,从“如何吸气用气”到“常派唱腔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豫剧知识,甚至拆解身段动作,让零基础观众也能快速入门;三是幕后与互动,他分享练功日常、排练花絮,与粉丝在线对唱、解答问题,用真实的生活化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打破“戏曲高冷”的刻板印象。
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连德志视频内容的特色与影响,以下表格列举了其代表性视频类型及传播效果:
视频类型 | 内容描述 | 代表作品/示例 | 传播效果 |
---|---|---|---|
经典唱段演绎 | 融合现代拍摄手法,如《大祭桩》“哭楼”选段加入古风场景,增强情感代入感 | 《大祭桩·哭楼》《花木兰·巡营》 | 单条视频播放量最高超5000万,多次登上抖音热榜,被央视戏曲频道转载 |
豫剧教学科普 | 从基础发声到唱腔技巧,如“常派喷口练习”“豫剧板眼解析”,搭配动画演示 | 《3分钟学会豫剧吸气法》《豫剧行当科普》 | 系列视频累计播放量超2亿,吸引大量年轻粉丝留言“想学豫剧”“原来戏曲这么有趣” |
幕后与粉丝互动 | 分享凌晨练功视频、排练厅趣事,直播中与观众对唱,回应“如何爱上豫剧”等问题 | 《练功Vlog: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直播场均观看量超10万,粉丝互动量达百万,形成“连粉”社群,自发传播豫剧文化 |
这些视频的传播,不仅让连德志个人影响力扩大,更推动了豫剧的“破圈”,许多年轻观众通过他的视频第一次接触豫剧,进而走进剧场观看演出;甚至有外地粉丝专程到河南找他学戏,豫剧不再是“爷爷奶奶辈的爱好”,连德志曾说:“戏曲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传承的关键在于让更多人看见、喜欢。”他通过视频平台,用年轻人熟悉的语言和形式,将豫剧的“美”拆解、重组,让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无缝衔接——比如用流行音乐伴奏改编经典唱段,在短视频平台发起“豫剧变装挑战”,甚至与说唱歌手合作推出戏曲说唱歌曲,这些创新尝试既保留了豫剧的内核,又注入了时代活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最美戏曲”的魅力。
创新,连德志视频还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他多次在视频中提到,常香玉大师“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精神是他从艺的准则,因此他格外注重对传统剧目的挖掘与整理,在他的视频里,能看到《朝阳沟》《秦香莲》等老剧目的珍贵选段,也能听到他对豫剧历史、行当分类的科普,这些内容如同“活字典”,为豫剧爱好者提供了系统化的学习资料,他积极联动戏曲界同仁,在视频中邀请豫剧名家合作演出,或组织线上戏曲演唱会,通过矩阵式传播扩大豫剧的影响力,为戏曲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
连德志的视频已成为豫剧传播的重要窗口,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传统艺术并非“老古董”,只要找到与时代对话的方式,就能跨越年龄与圈层的壁垒,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舞台到屏幕,从线下到线上,连德志始终以“传承者”和“创新者”的双重身份,守护着豫剧的根与魂,让更多人听见来自中原大地的戏曲之声。
相关问答FAQs
Q1:连德志的唱腔有哪些特点?如何体现常派艺术的精髓?
A1:连德志的唱腔以“刚柔并济、声情并茂”为核心特点,深得常派艺术真谛,在发声上,他注重“气沉丹田”,声音饱满洪亮,如《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中,吐字铿锵有力,展现出豫剧的豪放之气;在情感处理上,他擅长通过细腻的音色变化传递人物心境,如《大祭桩》“在绣房”中,黄桂英的悲愤与委屈通过颤音、泣音得以充分体现,催人泪下,常派艺术讲究“字正腔圆、以情带声”,连德志在继承中强调“情”的贯穿,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现代戏,他都能通过唱腔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常派”的质朴与豪放更贴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Q2:普通人通过连德志的视频学习豫剧,应该从哪些内容入手?
A2:普通人可通过连德志视频的“由浅入深”系列学习豫剧:首先从《豫剧基础发声》《常派喷口练习》等科普类视频入手,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吐字技巧,避免用嗓损伤;其次学习经典唱段教学,如《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大祭桩》“在绣房”的选段拆解,注意模仿他的节奏处理和情感表达;最后可结合幕后视频,了解豫剧的身段、眼神等表演技巧,如“水袖功”“台步”的基础动作,连德志的视频中常标注“适合新手”“进阶练习”等标签,观众可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同时建议多在评论区与其他戏迷交流,参与连德志的直播互动,及时获得反馈,学习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