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大登殿京剧全剧本中薛平贵登殿前后的情节如何发展?

《大登殿》作为京剧传统名剧《红鬃烈马》系列的终本,以薛平贵得胜回朝、夫妻团聚、登基封赏为主线,演绎了一段跨越十八年的悲欢离合,集中展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伦理观念,其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明的人物形象与脍炙人口的唱段,使其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

大登殿京剧全剧本

全剧围绕薛平贵身份的揭示与命运的转折展开,早年薛平贵与王宝钏寒窑成婚后,随军出征,被魏虎陷害至西凉,十八年间,王宝钏苦守寒窑,拒不改嫁;薛平贵在西凉立下战功,娶代战公主为妻,最终借兵中原,攻克长安,剧情从薛平贵率军回朝开始,历经金殿辩奸、寒窑相认、登殿封赏等关键场景,将个人恩怨与家国兴衰交织,既有金戈铁马的豪迈,也有儿女情长的细腻。

以下为《大登殿》主要场次及核心内容:

场次 主要情节 经典唱段/台词
校场点兵 薛平贵大胜西凉军,率部回至长安,在校场点兵整队,准备次日登殿复命。 薛平贵:“孤王坐校场三声炮,文武官员两边分,内侍臣与孤把旨降,快宣文武上龙庭。”
金殿辩奸 金殿之上,太师王允不认薛平贵,称其为冒名顶替者;魏虎火上浇油,诬陷薛平贵,薛平贵出示金锏、尚方宝剑等信物,苏龙作证王允曾命魏虎加害自己。 薛平贵:“你道孤王不是真天子,现有金锏在手中!”王允:“老臣我年迈如山重,分不清真假与龙凤。”
寒窑相认 王宝钏闻讯薛平贵归来,赶至金殿,夫妻相见,十八年辛酸涌上心头,王宝钏取出血书为证,众人感动落泪。 王宝钏:“金牌调来银牌宣,王相府来了我王宝钏。”薛平贵:“一见宝钏泪涟涟,好比那万把钢刀扎心间。”
登殿封赏 薛平贵登基为帝,封王宝钏为正宫娘娘,代战公主为西宫;苏龙因正直被封太师,魏虎绑赴法场斩首;王允虽有过错,念及父女情赦免死罪,令其养老宫中。 王宝钏:“有道是皇恩浩荡如东海,普天同庆乐陶陶。”代战公主:“我和你少年夫妻过光阴,赛过那张生跳过粉墙垣。”

剧中人物形象鲜明:薛平贵从寒门武将到九五之尊,历经磨难终得圆满,其“发迹变泰”的历程满足了观众对“正义伸张”的期待;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的忠贞,成为传统女性美德的典范,她的唱段“指着西凉高声骂”既是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对爱情的坚守;代战公主作为异域女子,豪爽中带着温柔,她的加入不仅推动了剧情发展,更体现了民族团结的朴素观念;而王允、魏虎等反面角色则因势利、奸诈而遭唾弃,强化了“善恶有报”的主题。

大登殿京剧全剧本

《大登殿》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情、理、趣”的融合,情,是王宝钏与薛平贵夫妻十八年聚散的悲欢;理,是“忠奸分明、善恶有报”的伦理逻辑;趣,则是剧中“金殿辩奸”的智斗、“寒窑相认”的感动等戏剧冲突,京剧的“唱、念、做、打”在剧中得到充分展现:王宝钏的青衣唱腔婉转凄美,薛平贵的老生唱腔沉稳豪迈,代战公主的刀马旦身段飒爽利落,不同行当的配合让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大登殿》为何能成为京剧经典剧目?
解答:《大登殿》能成为经典,首先在于其剧情的“大团圆”结局契合了传统观众的审美期待,十八年苦守终得圆满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剧中塑造了王宝钏、薛平贵等经典人物形象,其忠贞、坚韧、正义等品质具有永恒的感染力;经典唱段如“金牌调来银牌宣”“一见平贵泪涟涟”等旋律优美、情感饱满,成为京剧爱好者传唱不衰的段子;剧中“金殿辩奸”“寒窑相认”等场景冲突激烈、表演细腻,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经得起时间考验。

问题2:《大登殿》中王宝钏的形象有何特点?
解答:王宝钏是《大登殿》的核心人物,其形象特点可概括为“忠贞、坚韧、仁厚”,忠贞体现在她不顾父亲反对下嫁薛平贵,在薛平贵失踪后苦守寒窑十八年,拒相府千金之聘,誓死守节;坚韧表现为面对贫困、刁难甚至父亲的逼迫,始终不改初心,金殿之上以血书为证,勇敢维护丈夫声誉;仁厚则体现在她被封为皇后后,不计前嫌请求薛平贵赦免父亲王允的死罪,展现了宽厚大度的胸怀,这一形象融合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成为戏曲舞台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符号之一。

大登殿京剧全剧本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