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登殿》是传统剧目《红鬃烈马》中的最后一出,讲述了薛平贵历经磨难终得登基,与王宝钏、代战公主团聚,并惩治奸佞、分封众人的圆满故事,全剧以“登殿”为核心,通过金殿之上的君臣对答、夫妻相认、情感纠葛,展现了忠奸分明、善恶有报的传统伦理观念,同时塑造了薛平贵的英明果决、王宝钏的贤德坚韧、代战公主的直爽率真等经典人物形象。
剧情从薛平贵在西凉立下战功被唐王封为后军都督开始,他携代战公主回到长安,恰逢王允(王宝钏之父)专权,薛平贵身份未被朝廷承认,后在金殿之上,薛平贵出示当年王允所赐的“日月骝马”及尚方宝剑,揭露王允陷害自己、逼死王宝钏(实则王宝钏寒窑苦守十八年未死)的罪行,唐王得知真相后,传位于薛平贵,薛平贵登基称帝,封王宝钏为正宫皇后,代战公主为西宫,并惩处了奸臣魏虎(王允次子),最终实现了“大登殿”的圆满结局。
剧中主要人物性格鲜明:薛平贵(老生行当)由寒门武生逆袭为帝,唱腔中既有沙场征战的豪迈,也有与王宝钏重逢的深情;王宝钏(青衣行当)以“苦守寒窑十八年”的坚韧著称,其唱段如《大登殿》中的“老爹爹发怒为何因”,将委屈与欣慰交织,情感细腻动人;代战公主(刀马旦行当)作为西凉公主,性格刚烈,对薛平贵痴心一片,她的唱腔爽朗明快,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王允(老生行当)则专横跋扈,最终自食恶果,成为反面典型。
经典唱段是《大登殿》的灵魂所在,以下为部分核心唱段概览:
唱段名称 | 演唱者 | 内容概要 | 情感特点 |
---|---|---|---|
《金牌调来银牌宣》 | 薛平贵 | 叙述奉旨还朝、金殿封赏的威仪,揭露王允父女的罪行 | 威严中带着对过往的感慨,彰显帝王气度 |
《老爹爹发怒为何因》 | 王宝钏 | 向父亲王允诉说寒窑苦守之情,质问其为何逼迫薛平贵 | 委屈中透着坚定,既有对父亲的怨,更有对丈夫的忠 |
《想当初在月下》 | 代战公主 | 回忆与薛平贵在西凉相识相爱的经历,表达对王宝钏的接纳与对薛平贵的爱慕 | 热情直率,既有对爱情的执着,也有对中原文化的尊重 |
《九龙口内传旨意》 | 薛平贵 | 登基后分封王宝钏为后、代战为妃,惩罚魏虎,安抚众臣 | 帝王的威严与仁慈并存,唱腔高亢激昂,彰显“登殿”的喜悦与权威 |
全剧通过紧凑的情节、生动的唱腔和鲜明的人物塑造,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既有家国情怀,也有儿女情长,成为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
相关问答FAQs
Q1:《大登殿》中王宝钏的“苦守寒窑”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A1: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是《大登殿》的核心情节之一,其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贞洁”与“坚贞”的传统道德歌颂,体现了古代女性对爱情的坚守;二是对底层民众不屈命运的抗争,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始于寒门,历经磨难终得圆满,反映了民众对“善恶有报”的朴素价值观;三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正是因为王宝钏的苦守,才有了后续金殿相认、薛平贵登基的高潮,强化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Q2:代战公主这一角色在剧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A2:代战公主作为西凉公主,是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她推动了情节发展:正是因为她的帮助,薛平贵才能在西凉站稳脚跟并立下战功,最终得以重返长安;她丰富了人物关系:与王宝钏从“情敌”到“姐妹”的转变,展现了女性的包容与团结,也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融合;她强化了主题思想:代战公主的直爽、忠诚和对薛平贵的支持,与王允的奸诈、魏虎的恶毒形成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忠奸分明”的伦理观念,为“大登殿”的圆满结局增添了合理性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