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小小戏曲迷为何对京剧情有独钟?这份热爱从何而来?

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客厅的地板上,七岁的小宇盘腿坐在地毯上,手里攥着一个画着红脸谱的塑料脸谱玩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视里晃动的身影,电视里,一个穿着白蟒袍、戴着黑髯口的老生正在高唱“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唱腔时而高亢如裂帛,时而低回似流水,小宇的小手跟着节拍轻轻拍打膝盖,嘴里还咿咿呀呀地跟着哼,虽然调子跑得十万八千里,却认真得很——这便是小宇与京剧结缘的第三个年头了。

京剧小小戏曲迷

小宇第一次接触京剧,是幼儿园大班时参加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那天,一位穿着戏服的阿姨来到班里,手持马鞭,踩着碎步,边唱边演“穆桂英挂帅”的片段,阿姨的脸画着五彩脸谱,眼睛周围一圈金粉,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小宇看得入了迷,活动结束后拽着老师的衣角问:“老师,那个像仙女一样的姐姐,是不是会飞呀?”从那天起,京剧这个“新玩具”在小宇心里扎了根,回家后,他翻出妈妈的丝巾披在肩上当戏服,用口红在额头上画个“月牙”,举着扫把当长枪,在客厅里“噔噔噔”地跑来跑去,嘴里喊着“挂帅出征,保家卫国”。

真正让小宇成为“小小戏曲迷”的,是爷爷的那套京剧CD,爷爷是老戏迷,没事总爱哼上几句,见小宇感兴趣,便把珍藏的梅兰芳、马连良的专辑翻出来,每天早上放给他听,一开始,小宇只觉得“咿咿呀呀”的唱调好玩,没过多久,竟能分出哪些是“老生”的苍劲,哪些是“青衣”的婉转,他最喜欢《贵妃醉酒》,梅兰芳先生的唱段他听了一遍又一遍,连水袖怎么甩、眼神怎么递都记得清清楚楚,有次家庭聚会,小宇穿着奶奶的红色碎花衬衫(当“杨贵妃”的戏服),端着个小茶杯,学着电视里的样子转了一圈,突然一个“卧鱼”动作差点摔倒,逗得全家哈哈大笑,他却一本正经地说:“杨贵妃喝醉了酒,才这样的!”

为了支持小宇的“戏曲梦”,爸妈给他报了京剧兴趣班,第一次上课,小宇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穿上蓝色戏服,腰间系着玉带,脸上画着“小生”的简单妆容,激动得小脸通红,老师教他“云手”的动作,要求双手划圆、脚步跟稳,小宇练得满头大汗,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却从不喊累,回家后,他拉着爸爸当“搭档”,一个演“梁山伯”,一个演“祝英台”,虽然台词记不全,动作也笨拙,但那份投入劲儿,让爸爸忍不住用手机录了下来,发到家庭群里,引得亲戚们纷纷点赞:“这孩子,以后是角儿的料!”

痴迷京剧的小宇,生活里处处都是“戏”的影子,书包上挂着京剧脸谱挂件,铅笔盒上贴着“生旦净丑”的贴纸,连写作业的笔帽都被他涂成了红色,说是“关公的大刀”,他开始主动了解京剧背后的故事:知道《铡美案》里包公的黑脸代表公正,《花木兰》里花旦的唱腔诉说着忠孝,甚至能说出“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有一次,历史课学到“三国时期”,老师讲关羽的故事,小宇举手抢答:“老师,关羽在京剧里是红脸,唱‘花脸’,代表忠义!”全班同学都惊讶地看着这个平时话不多的小男孩,眼里闪着光。

京剧小小戏曲迷

京剧不仅让小宇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改变了他不少,以前他是个坐不住的“小皮猴”,练完“云手”“踢腿”后,居然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听半小时京剧唱段,专注力明显提高了,有次他感冒咳嗽,妈妈不让他去兴趣班,他撅着嘴说:“妈妈,梅兰芳先生嗓子哑了还坚持练呢,我这点小毛病不算什么!”这话把妈妈逗乐了,心里却暖洋洋的——原来,京剧里的“精气神”,已经悄悄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为了让小宇更系统地了解京剧,爸妈还带他看了几场现场演出,当看到舞台上演员们穿着精美的戏服,戴着夸张的头饰,在锣鼓声中翻跟头、甩水袖时,小宇的眼睛瞪得溜圆,小手紧紧抓着妈妈的胳膊,激动得说不出话,散场后,他拉着妈妈跑到后台,想看看那些“会变魔术”的演员,一位花旦阿姨摘下头饰,笑着摸摸他的头:“小朋友,喜欢京剧呀?想不想试试这个?”说着把一个简单的凤冠戴在他头上,小宇小心翼翼地摸着闪亮的珠子,眼里全是星星:“阿姨,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们一样,在舞台上唱京剧!”

如今的小宇,已经能完整唱出《定军山》里“老黄忠不老名”的片段,也能跳出几个像样的“走边”动作,他的房间里,贴满了京剧海报,玩具箱里装着各种脸谱和戏服道具,书架上摆着《京剧故事绘本》和《脸谱颜色大全书》,这个曾经对动画片着迷的小男孩,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上台完整演一出京剧,让更多人看到这门“国粹”的魅力,京剧不只是一门爱好,更是一扇窗,透过它,他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戏梦人生”。

京剧基础知识小科普

类别 说明
京剧行当 生(老生、小生、武生) 男性角色,老生沉稳,小生儒雅,武生刚猛。
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 女性角色,青衣端庄,花俏活泼,刀马旦英姿飒爽,武旦擅长武打。
净(花脸) 性格鲜明的男性角色,脸谱色彩丰富,如红脸关羽、黑脸包拯。
丑(文丑、武丑) 幽默角色,文丑插科打诨,武丑身手敏捷。
经典剧目 《定军山》(老生唱腔代表作) 讲述老将黄忠刀劈夏侯渊的故事,是京剧传统名剧。
《贵妃醉酒》(梅派青衣代表作) 梅兰芳先生代表作,演绎杨贵妃借醉酒抒发幽怨的情感。
《三岔口》(武生短打武戏) 以“摸黑打斗”著称,展现武生的高超武功。
《铡美案》(净角包公戏) 包公陈世美负心案,凸显包公铁面无私的形象。
脸谱颜色含义 红色 象征忠诚、勇敢,如关羽。
黑色 象征正直、刚毅,如包拯、张飞。
白色 象征奸诈、多疑,如曹操、严嵩。
蓝色 象征刚猛、桀骜,如窦尔墩、典韦。

相关问答FAQs

Q1:孩子多大适合开始接触京剧?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对京剧有兴趣?
A:3-6岁是培养兴趣的黄金期,可通过听经典唱段(如《说唱脸谱》儿童版)、看动画京剧(如《京剧猫》)启蒙;7-12岁可系统学习简单动作和剧情,判断兴趣可观察孩子是否主动模仿唱腔、询问戏服道具、反复播放京剧视频,或对脸谱、故事表现出好奇心,若孩子能安静听完一段唱段并尝试复述,说明已有初步兴趣。

京剧小小戏曲迷

Q2:如何通过日常活动帮助孩子深入了解京剧?
A:可通过“沉浸式体验”加深兴趣:①玩“脸谱涂色”游戏,用空白脸谱模板让孩子自主配色,讲解颜色含义;②看“儿童京剧短片”,如《三打白骨精》简化版,结合绘本讲解剧情;③参加京剧体验课,学习“兰花指”“亮相”等基础动作;④家庭“京剧小剧场”,让孩子用丝巾、玩具道具自编自演片段,增强参与感,避免强迫学习,以“玩中学”为主,保护孩子的热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