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豫剧团作为扎根于中原大地的地方戏曲团体,多年来以传承经典、创新演绎为己任,在豫剧爱好者中积累了良好口碑,而剧团的台柱子之一、工老生的李斌,不仅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形象,其与同为剧团骨干的王秀兰(李斌之妻)的梨园情缘,更是被同行和戏迷津津乐道。
李斌自幼痴迷豫剧,12岁考入戏校习老生,主攻唐派(唐喜成)艺术,嗓音高亢醇厚,扮相沉稳大气,他擅演《三哭殿》《血溅乌纱》等传统剧目,将唐派“脑后音”的运用与人物性格刻画融合,既有“唱念做打”的扎实功底,又不乏对角色内心的深度挖掘,在素雅豫剧团,他不仅是挑梁演员,还常兼任导演,致力于传统剧目的复排与新编剧目的创排,为剧团的艺术传承倾注了大量心血。
李斌的妻子王秀兰,是剧团旦角行当的佼佼者,工闺门旦与青衣,师承豫剧名家阎立品一脉,她的表演细腻婉约,唱腔清丽婉转,尤其擅长塑造端庄坚韧的女性形象,如在《秦雪梅》中“吊孝”一折,其声情并茂的演绎常引得台下观众落泪,夫妻二人在舞台上是默契的搭档,生活中是相濡以沫的伴侣,合作演出的《朝阳沟》《五女拜寿》等剧目,成为剧团的经典保留曲目,他们常在排练厅一起打磨唱腔,对戏时逐字逐句推敲人物情感,甚至在家也会讨论角色塑造,这种“戏里戏外皆搭档”的状态,成为剧团的一段佳话。
除了舞台上的成就,夫妻二人对豫剧的传承同样投入热忱,李斌曾收过5名年轻弟子,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表演经验传授给他们;王秀兰则主动承担起剧团“青年培训班”的教学工作,从基本功到唱腔设计,手把手指导年轻演员,他们常说:“豫剧是咱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得有人接住、传下去。”在他们的带动下,素雅豫剧团的青年演员队伍逐渐成熟,剧团的生命力也愈发旺盛。
以下是李斌与王秀兰的艺术生涯概况简表:
姓名 | 行当 | 代表剧目 | 艺术特点 | 团队贡献 |
---|---|---|---|---|
李斌 | 老生 | 《三哭殿》《血溅乌纱》《朝阳沟》 | 嗓音高亢,扮相沉稳,擅刻画人物 | 挑梁演员、导演、培养青年演员 |
王秀兰 | 闺门旦/青衣 | 《秦雪梅》《五女拜寿》《花木兰》 | 唱腔婉转,表演细腻,塑造人物鲜活 | 青年培训教师、经典剧目复排 |
相关问答FAQs
Q1:李斌和王秀兰是如何因戏结缘的?
A1:李斌和王秀兰于20世纪90年代初加入素雅豫剧团,当时剧团排演新编豫剧《情断状元楼》,李斌饰演男主角王十朋,王秀兰饰演女主角敫桂英,在为期半年的排练中,两人因对角色情感的深度共鸣而频繁交流,从对戏的默契到生活的相知,逐渐从舞台搭档发展为恋人,最终于1995年结为夫妻,婚后,他们继续在舞台上合作,将夫妻间的真情实感融入角色塑造,使得表演更具感染力。
Q2:夫妻二人如何平衡家庭生活与戏曲事业?
A2:尽管戏曲事业繁忙,但李斌和王秀兰始终将家庭放在重要位置,他们约定,无论演出多忙,每周日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家庭聚餐雷打不动,在艺术传承上,他们常以“夫妻档”形式指导年轻演员,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实现了家庭与事业的协同,王秀兰曾笑称:“戏是咱的‘老本行’,家是咱的‘大后方’,缺了谁都不行。”这种相互理解与支持,让他们在戏曲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