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中国戏曲学院工会

中国戏曲学院工会作为学院党委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始终坚持以教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密围绕学院“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工在戏曲艺术传承、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作为,努力成为教职工信赖的“娘家人”,多年来,工会聚焦主责主业,在权益维护、服务保障、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

中国戏曲学院工会

健全组织架构,夯实履职基础

中国戏曲学院工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不断完善组织体系,提升履职能力,工会下设组织宣传部、权益保障部、文体活动部、女职工委员会、财务审计部等5个职能部门,同时在各系部、附中、行政处室设立12个分工会,形成了“工会委员会—分工会—工会小组”三级组织网络,确保工作覆盖全院所有教职工,工会委员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现有委员21名,涵盖专业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等不同群体,代表性和广泛性得到充分保障。

为规范工作运行,工会先后制定《中国戏曲学院工会工作条例》《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职工之家”建设管理办法》等10余项制度,从组织建设、民主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近年来,工会持续深化“职工之家”建设,在学院东、西校区分别设立“教工活动中心”,配备健身房、瑜伽室、书画室、乒乓球室等活动场地,并投入专项资金更新设施设备,为教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硬件支持。

中国戏曲学院工会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 部门名称 | 主要职责 |
|------------------|--------------------------------------------------------------------------|
| 组织宣传部 | 负责工会组织建设、会员发展、宣传教育、意识形态工作,以及工会活动宣传报道。 |
| 权益保障部 |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处理教职工诉求,落实福利保障,开展困难帮扶和法律援助。 |
| 文体活动部 | 策划组织教职工文体活动,管理各类兴趣小组,协调校内外文化交流活动。 |
| 女职工委员会 | 关注女教职工特殊需求,开展“巾帼建功”活动,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
| 财务审计部 | 工会经费收支管理、预决算编制、固定资产核算及内部审计监督。 |

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效能

工会始终将服务教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急难愁盼”问题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教职工实际困难,不断增强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权益维护方面,工会坚持和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每年定期召开教代会,审议学院工作报告、财务预算、人事制度改革等重大事项,2022年以来累计收集教职工提案86件,立案率达100%,办结满意率达98%,针对教职工关心的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福利待遇等问题,工会多次组织专题调研,向学院党委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中国戏曲学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教职工疗休养管理规定》等政策的修订完善,切实保障了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在福利保障方面,工会严格落实国家及学院各项福利政策,每年组织教职工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生病住院、生育、退休等教职工开展“送温暖”活动,年均慰问人次达200余人次;设立“教职工互助基金”,累计筹集资金50余万元,帮助32名困难教职工解决了医疗和生活难题,针对青年教师群体,工会联合人事部门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通过“传帮带”、教学能力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近三年有15名青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奖项。

在帮扶救助方面,工会建立了“动态排查、精准帮扶”机制,定期对家庭困难、身患重病、单亲等特殊情况的教职工进行摸排,建立“一人一档”帮扶台账,2023年,工会为5名重大疾病教职工申请了北京市总工会“互助保障计划”赔付金12万元,为12名教职工子女发放了“六一”慰问品,组织了“暑期教职工子女托管班”,解决了教职工暑期“看护难”问题。

中国戏曲学院工会

弘扬戏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作为中国戏曲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学院工会充分发挥戏曲专业优势,将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职工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戏曲特色的品牌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学院文化软实力。

“粉墨传薪”教职工戏曲大赛是工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自2018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吸引了全院300余名教职工参与,比赛设置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等多个剧种,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既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经典选段,也有现代戏曲创作节目,充分展现了教职工的戏曲素养和艺术才华,2023年,大赛还邀请了著名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等担任评委,并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吸引了校外戏曲爱好者观看,累计观看量超10万人次,成为展示学院戏曲特色的重要窗口。

为推动戏曲普及,工会成立了“教职工戏曲研习社”,下设京剧、昆曲、身段、唱腔等8个兴趣小组,聘请学院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每周开展两次集中培训,截至目前,研习社已发展会员150余人,累计培训课时达800余课时,培养了一批“戏曲票友”,2022年,研习社受邀参加“北京市高校教职工戏曲展演”,表演的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荣获一等奖,工会还定期举办“戏曲文化沙龙”“名家讲座”“非遗体验日”等活动,邀请裴艳玲、王珮瑜等戏曲名家与教职工面对面交流,让教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工会注重融入戏曲元素,连续七年举办“戏曲元宵灯会”,将灯谜与戏曲知识结合,推出“戏曲脸谱DIY”“水袖体验”等互动项目;春节前夕,组织“书法家写春联”活动,邀请学院书法专业教职工书写包含戏曲元素的春联赠予教职工;中秋佳节,举办“戏曲中秋晚会”,教职工自编自演戏曲小品、歌舞等节目,营造了“戏曲进校园、文化润人心”的浓厚氛围。

凝聚奋进力量,服务学院发展

工会始终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将服务学院发展作为重要使命,团结带领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艺术创作、社会服务中担当作为。

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工会组织开展“师德标兵”“最美教师”“巾帼建功标兵”等评选活动,近三年评选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32名,其中5名教师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师德先锋”等称号,通过举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优秀教师事迹分享会”,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教职工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

在服务学院重大任务中,工会主动作为,积极组织教职工参与学院“双一流”建设、戏曲学科评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等工作,2023年,学院筹备“中国戏曲教育成就展”,工会牵头成立“教职工志愿服务队”,组织100余名教职工参与展品整理、场地布置、观众引导等工作,保障了展览的顺利举办,工会还积极推动“戏曲进社区”“戏曲进校园”等社会服务活动,组织教职工赴中小学、养老院开展戏曲演出和讲座年均20余场,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戏曲学院工会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工会注重发挥教职工的主体作用,联合团委、学生会共同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师生联欢晚会”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2022年疫情期间,工会组织“线上文艺展演”,教职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表演戏曲、歌曲、舞蹈等节目,丰富了封闭管理期间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了教职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归纳与展望

多年来,中国戏曲学院工会始终坚持“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思路,在服务大局、服务教职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北京市教育系统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信任与支持,也离不开工会干部的辛勤付出。

面向未来,中国戏曲学院工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教职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精准对接教职工需求,解决好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三是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推动戏曲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提升学院文化软实力;四是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会干部队伍素质,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教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为学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戏曲艺术院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国戏曲学院工会如何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解答:针对青年教师面临的职业发展、住房压力、子女教育等实际困难,工会多措并举提供精准帮扶:一是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通过“一对一”导师制、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科研项目申报指导等,助力青年教师提升业务水平;二是联合学院后勤部门提供青年教师过渡性宿舍,协助申请北京市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缓解住房压力;三是开设“青年教师子女托管班”,在寒暑假期间提供看护服务,并组织“亲子戏曲体验日”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平衡工作与家庭;四是建立青年教师诉求反馈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收集并推动解决青年教师提出的合理诉求,如改善办公条件、优化考核标准等,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问题2:工会组织的戏曲文化活动是否面向所有教职工,零基础可以参加吗?
解答:工会组织的戏曲文化活动面向全体教职工,无论是否有戏曲基础均可参与,为满足不同教职工的需求,工会设计了分层分类的活动形式:对于零基础教职工,开设“戏曲入门兴趣班”,包括京剧、昆曲等剧种的基础唱腔、身段、脸谱知识等课程,由学院专业教师进行手把手教学,无需任何基础即可报名;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教职工,成立“戏曲研习社”,分剧种、分水平开展深度培训,定期组织内部交流和汇报演出;工会还举办“戏曲文化沙龙”“非遗体验日”等普及性活动,通过讲座、体验、互动等形式,让教职工轻松了解戏曲文化,近年来,零基础教职工参与戏曲活动的比例逐年上升,已成为学院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