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乌龙院》作为传统骨子老戏,取材于《水浒传》宋江与阎惜姣的故事,全剧以“借茶”“闹院”“杀惜”为核心场次,唱词既体现人物性格,又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了京剧唱腔与文学性的融合,以下分场次整理主要唱词内容,并附人物情境说明。
场次与主要唱词
场次 | 角色 | 情境说明 | |
---|---|---|---|
借茶 | 宋江(老生) | “我本是大宋的郓城县,宋公明是我的名和姓,义释晁天王,聚义在梁山泊,只因为阎婆惜,母子来投奔,我念她孤苦零丁,留她在乌龙院中。” | 宋江自报家门,交代收留阎惜姣母子的缘由,唱词沉稳中透着仁厚。 |
阎惜姣(花旦) | “宋公明他坐上席,我这里一旁暗观瞧,看他年纪有半百,举止行动俗气飘,我本当转身回避去,又恐怕他面上下不来交。” | 阎惜姣初见宋江时的嫌弃与矜持,唱词娇媚中带轻蔑,暗示两人矛盾开端。 | |
闹院 | 阎惜姣 | “可恼宋江太无情,明明来了他不进房,想必是外边有了新相好,将我母子丢一旁,乌龙院中闷得慌,叫丫鬟唤张郎。” | 阎惜姣独守空房,对宋江心生怨恨,引出与张文远的私情,唱词怨愤而轻浮。 |
张文远(小生) | “听说惜姣把我叫,急急忙忙走一道,乌龙院中风光好,赛过那巫山十二高。” | 张文远听闻阎惜姣相召,得意忘形,唱词轻佻,凸显其好色本性。 | |
杀惜 | 宋江 | “阎惜姣她把文书来扣下,三番两次把我羞,我本当与她来争吵,又怕街坊耻笑我,左思右想无计策,怒火攻心在心窝。” | 宋江因阎惜姣扣住晁盖书信,陷入两难,唱词焦急中透出杀机,情绪层层递进。 |
阎惜姣 | “宋江休要逞凶狂,文书被我藏得严,你若依从我的意,万事全休不声张;你若执迷不醒悟,管教你性命难保全!” | 阎惜姣以书信相要挟,唱词尖刻,将矛盾推向高潮,激起宋江杀心。 | |
宋江(杀惜后) | “手提刀儿颤兢兢,杀死惜姣在房中,乌龙院中起祸端,悔不该当初留此不贤人,罢罢罢,快快走,免得官司缠上身。” | 杀人后的悔恨与慌乱,唱词低沉,体现宋江性格中“义”与“忍”的最终崩塌。 |
相关问答FAQs
问:《乌龙院》中宋江的唱段如何体现其性格复杂性?
答:宋江的唱词以沉稳、压抑为主,如“借茶”中念及江湖道义收留阎氏,体现“义”;“杀惜”前反复纠结,既恨阎惜姣恃宠而骄,又念及名声,最终被逼杀人,暴露其“忍”到“狠”的转变,唱腔上多用【西皮原板】【二黄导板】,通过节奏缓急表现内心的挣扎,塑造出亦正亦邪的立体形象。
问:阎惜姣在“闹院”中的唱词对剧情有何推动作用?
答:阎惜姣“乌龙院中闷得慌,叫丫鬟唤张郎”等唱词,直接点明她对宋江的不满与对张文远的勾搭,既是人物性格的写照(轻浮、贪慕虚荣),也成为后续“杀惜”的直接导火索——因私情败露与宋江反目,推动剧情从情感矛盾走向生死冲突,凸显“因情起祸”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