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抬花轿》下集的故事在热闹的迎亲队伍中拉开序幕,周府小姐周月英乘坐八抬大轿,在丫鬟春兰的陪同下,前往洛阳府与王定保成亲,轿夫们步伐稳健,轿身随着步伐轻轻晃动,轿帘上的红绸绣着并蒂莲,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周月英坐在轿中,手握着母亲临行前塞给她的玉佩,既期待又忐忑,她想起王定保在诗会上温文尔雅的模样,脸颊不禁泛起红晕。
花轿行至荒郊野岭时,意外发生了,突然从树林中冲出一伙强盗,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汉子,自称“草上飞”张彪,他手持钢刀,拦住去路,喝令轿夫放下花轿,轿夫们吓得魂飞魄散,春兰虽是丫鬟,却临危不惧,挺身挡在轿前,厉声喝道:“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拦劫花轿!不怕官府捉拿吗?”张彪狞笑道:“乱世之中,有刀就是草头王!把轿中小姐的嫁妆都留下,否则休想过这关!”周月英在轿中听得真切,强盗的叫嚣让她心跳加速,但她很快镇定下来,轻声对春兰说:“别怕,定保哥哥常说,遇事要沉着。”
正在此时,王定保带着家丁赶来迎亲,他见状并未慌乱,反而拱手对张彪说:“好汉息怒,今日是小王大喜之日,若惊扰了小姐,实在过意不去,不如这样,小王愿备薄礼,与好汉交个朋友,如何?”张彪见王定保衣着华贵,起了贪心,冷笑道:“少废话!要保小姐平安,留下五百两白银,外加那顶花轿!”王定保眉头微皱,随即笑道:“好汉爽快!只是银两尚需回府取来,不如先进寒舍喝杯茶,如何?”张彪心想反正花轿在手,不怕他们耍花样,便点头答应。
一行人来到王府,王定保热情招待,张彪却得意洋洋地坐在主位,对周月英言语轻佻,周月英强忍怒火,暗中示意春兰去报官,正当张彪举杯畅饮时,官兵突然涌入,将他团团围住,原来王定保早已派人报官,又故意拖延时间,张彪见势不妙,拔刀反抗,却被王定保的家丁制服,王定保走到张彪面前,义正词严地说:“好汉有勇无谋,何苦落草为寇?若肯改过自新,小王愿助你谋个生计。”张彪听罢,羞愧地低下头,原来他因被贪官陷害,家破人亡,才被迫为盗,周月英也上前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肯回头,总有活路。”张彪深受感动,当场磕头认错,表示愿意洗心革面。
误会解除后,王定保与周月英的婚礼如期举行,周府与王府的宾客齐聚一堂,鼓乐齐鸣,热闹非凡,周月英身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在喜娘的搀扶下与王定保拜堂成亲,礼成后,两人步入洞房,王定保揭开周月英的红盖头,四目相对,情意绵绵,周月英轻声说:“今日多亏你机智应对,否则我……”王定保握住她的手笑道:“能与月英小姐结为夫妻,是定保三生有幸,今后无论顺境逆境,我定当护你周全。”周月英眼中含泪,满是幸福。
《抬花轿》下集通过“遇险”“智斗”“感化”“团圆”等情节,不仅展现了周月英的聪慧勇敢和王定保的机智善良,也传递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价值观,剧中的唱腔设计极具豫剧特色,既有祥符调的婉转悠扬,也有豫东调的激昂高亢,尤其是周月英在轿中唱的《抬花轿》选段“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旋律优美,情感真挚,成为豫剧经典。
在表演形式上,抬轿的舞蹈动作尤为精彩,轿夫们通过颠轿、摇轿、转轿等动作,将轿子的晃动模拟得惟妙惟肖,演员的身段配合着鼓点,节奏明快,极具观赏性,而张彪与王定保周旋时的对白,则充满了喜剧色彩,既展现了张彪的凶悍,也凸显了王定保的从容,让观众在紧张之余不禁莞尔。
经典唱段 | 情节节点 | 唱腔特点 |
---|---|---|
《抬花轿》选段 | 周月英坐轿启程 | 祥符调,节奏舒缓,抒情性强 |
《强盗拦轿路》 | 张彪拦轿时 | 豫东调,节奏急促,表现紧张 |
《劝回头》 | 周月英劝张彪 | 介于祥符调与豫东调之间,情感真挚 |
《抬花轿》作为豫剧的经典剧目,下集的故事既有惊心动魄的冲突,也有温馨感人的团圆,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展现了中华传统戏曲的魅力,它不仅让观众欣赏到了精彩的表演,更传递了善良、勇敢、宽容的美好品质,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相关问答FAQs
Q1:《抬花轿》下集中,周月英是如何展现她的机智勇敢的?
A1:周月英在遇险时首先保持镇定,没有惊慌失措;面对强盗张彪的轻佻言语,她暗中示意春兰报官;在张彪被制服后,她并未一味指责,而是以理服人,劝说张彪改过自新,体现了她的善良与智慧,展现了传统女性外柔内刚的一面。
Q2:张彪这个角色在剧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A2:张彪作为反派角色,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制造了“遇险”和“智斗”等关键情节;他的转变(从凶悍到悔悟)深化了主题,传递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价值观,也让故事更具戏剧性和教育意义,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