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李金泉演绎京剧罢宴全剧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哪里?

京剧《罢宴》作为传统经典剧目,以北宋名臣寇准的生平片段为切入点,通过“寿宴失盏—母忆往昔—寇准罢宴”的情节脉络,深刻诠释了“戒奢崇俭”“母教垂范”的主题,剧中,老旦艺术家李金泉对刘氏(寇准之母)的演绎堪称点睛之笔,其精湛的“唱念做表”不仅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更让剧目超越简单的道德说教,成为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京剧范本。

京剧罢宴全剧李金泉

剧情与人物:母教如灯,照亮士子初心

《罢宴》的故事始于寇准五十大寿的寿宴,府中张灯结彩,仆役穿梭,宾客满堂之际,一名仆人不慎失手打碎琉璃盏,寇准正欲动怒,刘氏闻声出场,面对奢华场面,她并未直接责备,而是以“琉璃盏碎事小,人心奢靡事大”为由,引出一段尘封往事:寇准幼时家贫,点灯苦读常耗尽灯油,她便夜绩麻以供照明,甚至因过度劳累双目几近失明,如今寇位居宰相,生活却日益奢靡,若父亲泉下有知,定会痛心疾首,听闻母亲教诲,寇准羞愧难当,当即罢去寿宴,并下令府中“永禁奢华”。

刘氏是剧中的灵魂人物,她既是慈母,又是严师,她的形象承载着传统儒家“修身齐家”的理想,其“母教”不仅是家庭层面的教诲,更是对士大夫“以俭养德、以廉报国”品格的塑造,李金泉对这一人物的把握,精准抓住了“威严中见慈爱,回忆中显沧桑”的核心,让刘氏从“寿宴旁观者”转变为“历史讲述者”,最终成为“道德引领者”。

李金泉的表演艺术:老旦行当的巅峰呈现

李金泉作为京剧老旦行当的代表人物,师承李多奎又自成一家,其表演以“唱腔苍劲、念白传神、身段细腻”著称,在《罢宴》中,他将老旦的“唱念做表”与人物性格深度融合,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令人肃然起敬的母亲形象。

唱腔:以声传情,字字含悲

李金泉的唱腔在继承李多奎“洪亮、醇厚”的基础上,融入了“哀婉、深沉”的个性化处理,刘氏回忆往事时的核心唱段【二黄慢板】,如“想当年你父灯下苦读把书念,老娘我绩麻到五更伴灯前”,他运用“脑后音”与“擞音”,尾音轻柔下沉,既表现了岁月的沧桑感,又传递出母亲对儿子苦读的疼惜;而在教诲寇准时,唱腔转为【二黄原板】,节奏由缓到急,字字铿锵,如“琉璃盏虽小,它是民脂民膏换”,通过“强力度”的咬字与“气口”的精准控制,凸显出“戒奢崇俭”的严肃性,唱腔中的“抑扬顿挫”与人物情感的“悲悯、坚定”形成共振,让观众在听觉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京剧罢宴全剧李金泉

念白:京白韵白结合,声声入心

念白是李金泉表演的另一大亮点,他根据人物身份与情感变化,灵活运用京白与韵白:初上场时,以韵白“儿啊,今日是你五十大寿,为何动怒?”的沉稳语调,展现母亲的威严;回忆往事时,转为京白“那年冬天,雪下得有一尺厚,你爹念书念到半夜,冻得直搓手”,语气中带着哽咽与颤抖,将贫困岁月的艰辛具象化;结尾处“罢!罢!罢!今日这寿宴,不也罢!”的念白,则通过“三顿”处理,既有对儿子的失望,更有对未来的期许,情感层次丰富。

身段:细节见真章,举手皆戏

老旦的身段讲究“稳、准、柔”,李金泉在《罢宴》中将其发挥到极致,回忆绩麻时,他微微佝偻身躯,右手作“捻线”状,左手轻抚“纺车”,配合眼神的迷离,生动再现了母亲夜以继日的辛劳;讲到“双目失明”时,双手颤抖地“摸索”前方,脚步踉跄,无需过多台词,便让观众感受到苦难的重量;教诲寇准时,他挺直腰板,目光如炬,右手轻抚寇准肩膀,既有母亲的慈爱,又有严师的规劝,这些身段设计看似简单,实则精准传递了人物的情感变化,让“无声处听惊雷”。

艺术成就与文化影响

李金泉通过《罢宴》中的刘氏,将京剧老旦的艺术表现力提升到新高度,他打破了老旦“仅演老年妇女”的刻板印象,赋予角色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道德力量,刘氏的形象不仅是“好母亲”的典范,更是中国传统“家风教育”的化身,其“以俭养德、以廉报国”的价值观,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该剧也成为老旦演员学习的范本,李金泉的表演风格影响了几代京剧人。《罢宴》仍是京剧舞台上的常演剧目,而刘氏“一盏灯照千秋”的母教精神,通过李金泉的艺术演绎,持续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京剧罢宴全剧李金泉

表:李金泉在《罢宴》中的关键表演艺术手法及效果

表演手法 具体表现 艺术效果
唱腔设计 【二黄慢板】运用“脑后音”与“擞音”,尾音下沉;【二黄原板】节奏铿锵,字字有力 强化回忆的沧桑感与教诲的严肃性,让观众在旋律中感受人物情感
念白处理 韵白显威严,京白忆辛酸,三顿”念白含失望与期许 声情并茂地展现人物从平静到激动再到深沉的情感变化,增强台词感染力
身段细节 佝偻身躯“捻线”、颤抖双手“摸索”、挺直腰板“教诲” 通过细微动作具象化贫困岁月与母教威严,实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FAQs

李金泉在《罢宴》中的唱腔如何体现人物性格?
李金泉通过唱腔板式与音色的变化精准塑造刘氏性格:回忆往事时,【二黄慢板】的“脑后音”与轻柔尾音,表现母亲的慈爱与辛酸;教诲寇准时,【二黄原板】的铿锵节奏与强力度咬字,凸显严师的坚定与忧国忧民的情怀,整体唱腔苍劲中带哀婉,既符合老旦行当特点,又传递出人物“外刚内柔”的双重性格。

《罢宴》通过李金泉的表演传递了怎样的价值观?
剧目通过刘氏“忆苦思甜”的教诲,传递了“戒奢崇俭”“以俭养德”的传统美德;李金泉将母亲的个人教诲升华为对士大夫“以廉报国”的期许,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刘氏的形象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典范,更成为社会层面“家风建设”的缩影,其“一盏灯照千秋”的精神,至今仍警示着世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