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上海京剧演员金喜全

金喜全,1978年出生于上海,是当代京剧舞台上极具影响力的文武老生名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上海京剧院一团团长,他出身梨园世家,自幼浸润在京剧艺术氛围中,父亲金锡林是上海京剧院的琴师,母亲是京剧爱好者,家庭的熏陶让他自幼对京剧耳濡目染,6岁起,他便跟随父亲学习京胡,9岁正式拜师学戏,先后师从陈少云、童祥苓、张文涓、李家载等京剧名家,打下了坚实的文武老生基础,他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学士、艺术硕士学位,系统学习了京剧表演理论与传统剧目,形成了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气息的艺术风格。

上海京剧演员金喜全

在艺术成长的道路上,金喜全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科班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传统剧目,从《四郎探母》《失空斩》等老生开蒙戏,到《野猪林》《定军山》等文武兼备的靠把老生戏,再到《乌龙院》《路遥知马力》等衰派老生戏,均潜心揣摩,力求精准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的精髓,他尤其注重文武兼修,不仅唱腔高亢圆润、韵味醇厚,身段功架更是沉稳利落,武戏部分如《长坂坡》《阳平关》中的“起霸”“走边”“对枪”等,展现出扎实的腰腿功和爆发力,被誉为“文武兼备、唱做俱佳”的代表性中生代演员。

金喜全的代表剧目涵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舞台形象丰富多样,以下为其部分代表剧目及艺术特色:

剧目名称 扮演角色 艺术特色
《野猪林》 林冲 唱腔苍凉悲壮,身段沉稳中见刚劲,“白虎堂”“长亭”等场次情感饱满,展现英雄末路的悲愤
《四郎探母》 杨四郎 “坐宫”唱腔婉转流畅,“见娘”段情感真挚,将四郎的矛盾与孝心刻画入微
《定军山》 黄忠 “请缞”“头通鼓”等唱段高亢激越,靠把功架稳健,老将黄忠的豪迈与老当益壮跃然台上
《乌龙院》 宋江 唱腔中带有一丝文人的儒雅与无奈,“借茶”“闹院”等场次表演细腻,展现宋江的复杂心理
《王子复仇记》 哈姆雷特 融合西方戏剧元素,唱念中融入情感张力,将莎士比亚笔下的复仇者形象以京剧形式呈现
《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 唱腔刚正不阿,表演中凸显清官的清廉与智慧,新编戏中体现传统程式的现代转化

在艺术成就方面,金喜全屡获殊荣,先后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二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第九届中国京剧节表演奖等重要奖项,他多次参与国家级重大演出活动,如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中国京剧艺术节等,并多次率团出访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以京剧为桥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誉为“京剧文化的使者”,作为上海京剧院一团团长,他不仅专注于舞台表演,还致力于青年演员的培养,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将传统技艺传承给新一代京剧人。

金喜全的艺术风格以“宗余(叔岩)而不拘泥于余,兼取各派之长”为特点,他在继承余派老生“脑后音”“擞音”等技巧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嗓音条件,形成了“清亮、醇厚、富有弹性”的唱腔特色,既有传统老生的方正严谨,又不失舞台的灵动与时代感,他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在《野猪林》中,他通过眼神、身段的细微变化,将林冲从“八十万禁军教头”到“阶下囚”的身份转变演绎得层次分明;在《王子复仇记》中,他大胆尝试京剧与西方戏剧的融合,用京剧的“四功五法”诠释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拓展了京剧的表现边界。

上海京剧演员金喜全

除了舞台表演,金喜全还积极投身京剧的普及与传播工作,他多次走进高校、中小学开展京剧讲座,通过《中国戏曲大会》《角儿来了》等电视节目,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介绍京剧知识;在社交媒体上,他开设账号分享京剧片段、幕后故事,吸引了大量年轻粉丝,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京剧,他认为,京剧不仅是“老艺术”,更需要在传承中创新,用当代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焕发新的生机。

从舞台上的“角儿”到传承中的“师者”,金喜全始终以敬畏之心对待京剧艺术,以创新之力推动京剧发展,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传统艺术在坚守本根的同时,完全可以与时代同频共振,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他将继续以舞台为根,以传承为任,为京剧艺术的薪火相传贡献自己的力量。

FAQs

Q1:金喜全的表演风格有哪些独特之处?
A1:金喜全的表演风格以“文武兼备、唱做俱佳”为核心,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气息,唱腔上,他继承余派老生的“脑后音”“擲音”等技巧,结合自身嗓音条件形成“清亮、醇厚、富有弹性”的特色,既有传统老生的方正严谨,又不失灵动;表演上,他注重人物内心刻画,如《野猪林》中林冲的身份转变、《乌龙院》中宋江的复杂心理均层次分明;他还大胆尝试京剧与西方戏剧的融合,如《王子复仇记》中用京剧程式诠释莎士比亚人物,拓展了京剧的表现边界。

上海京剧演员金喜全

Q2:作为中生代京剧演员,金喜全如何推动京剧的年轻化传播?
A2:金喜全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京剧年轻化:一是走进校园开展讲座,用生动案例普及京剧知识;二是借助电视节目如《中国戏曲大会》《角儿来了》等,以通俗语言解读京剧艺术;三是利用社交媒体分享幕后故事、表演片段,吸引年轻粉丝;四是在新编剧目中融入现代元素,如《王子复仇记》融合中西戏剧,让京剧更贴近当代审美,他认为京剧需“守正创新”,在坚守传统的同时,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焕发新生。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