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京剧社作为合肥市重要的戏曲传承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承国粹、弘扬京剧”为宗旨,汇聚了一批资深京剧演员及理论研究者,常年面向社会开展京剧艺术普及与人才培养工作,为让更多京剧爱好者有机会系统学习京剧技艺,现面向全市公开招募京剧学员,欢迎对京剧怀有热忱的朋友报名参与。
收徒基本条件
京剧社旨在培养真正热爱京剧、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的学员,具体要求如下:
项目 | 要求说明 |
---|---|
年龄要求 | 6-60周岁,未成年人需家长陪同签署同意书 |
兴趣基础 | 热爱京剧艺术,有无基础均可,优先考虑有戏曲学习意愿或相关才艺者(如舞蹈、声乐) |
身体条件 | 五官端正,肢体协调,无重大疾病影响练功(如心脏病、哮喘等) |
时间投入 | 能保证每周至少2次集中训练(每次2小时),支持日常自主练习 |
报名材料 | 身份证复印件、一寸照片2张、个人兴趣说明(100字以内,可附才艺展示视频) |
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
京剧社为学员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方案,涵盖京剧“唱、念、做、打”四大核心技能,具体安排如下:
课程模块
- 唱腔训练:学习京剧发声方法(如丹田气、共鸣控制),掌握老生、青衣、花旦等行当的基本板式(西皮、二黄),重点练习经典唱段(《智取威虎山》选段、《贵妃醉酒》选段等)。
- 念白教学:训练普通话与京剧韵白结合,重点掌握“京白”“韵白”的发音技巧,学习戏曲台词的情感表达。
- 身段训练:从台步、手眼身法步基本功入手,学习水袖、扇子、翎子等道具使用,以及“起霸”“走边”等传统表演程式。
- 武戏基础:针对有武戏兴趣的学员,开展毯子功(翻、扑、跌、打)、把子功(刀枪棍棒)基础训练,提升肢体协调性与爆发力。
师资力量
京剧社教师团队均具备专业院团背景或丰富教学经验,核心成员包括:
- 张XX:国家一级演员,主攻老生行当,从艺30余年,曾获安徽省戏剧“玉兰奖”,擅长传统老生戏教学。
- 李XX: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原安徽省京剧院青衣演员,师从梅派传人,专注青衣唱腔与闺门旦表演教学。
- 王XX:资深京剧教师,专攻武生与身段教学,曾培养多名学员考入专业戏曲院校,教学风格严谨细致。
实践机会
- 学员每月参与1次内部汇报演出,检验学习成果;
- 优秀学员可推荐参加合肥市“社区文化节”“戏曲进校园”等公益性演出;
- 每年组织1次“京剧社专场汇报演出”,邀请家属及市民观摩,提供舞台展示机会。
报名流程
-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额满即止)。
- 报名方式:
- 现场报名:合肥市庐阳区XX路XX号京剧社办公室(工作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 线上报名:发送报名材料至邮箱xxjjs@163.com,邮件主题注明“京剧社收徒报名+姓名”。
- 考核流程:初审材料后,统一安排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内容为简单模仿(如台步、手势)、节奏感测试及兴趣交流,择优录取。
- 录取通知: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录取结果,未录取者材料恕不退还。
学员收获
- 系统掌握京剧表演基础技能,提升艺术修养与传统文化素养;
- 结识同好,参与京剧社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 表现优秀者可推荐加入青年京剧团,参与更高规格演出及专业培训。
相关问答FAQs
Q1:零基础学员能否报名?学习进度如何跟上?
A1:零基础学员可优先报名,京剧社采用“一对一+小班课”教学模式,根据学员年龄、基础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初期重点培养兴趣与基本功(如站姿、发声),通过游戏化教学降低入门难度;中期结合经典唱段、身段组合练习,逐步提升技能;后期组织分组排练,通过同伴互助巩固学习成果,教师会定期跟踪学员进度,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辅导,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稳步提升。
Q2:学员是否需要自备练功服装和道具?
A2:京剧社为初学者免费提供基础练功服(如练功裤、软底练功鞋)及常用道具(如扇子、马鞭),日常训练使用;专业行头(如戏服、头面、盔头)在演出前由社里统一配备,学员无需自行购买,若学员有个人偏好,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购置简易练功装备,社里会提供选购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