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戏曲频道“红珊瑚”作为国内专注于经典影视与传统文化传播的专业媒体平台,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承经典、荧屏传情”为宗旨,致力于为观众打造集经典老电影、传统戏曲、文化纪录片于一体的视听盛宴,频道名称“红珊瑚”寓意着珍贵、坚韧与永恒,象征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也寄托了“如珊瑚般扎根文化深海,绽放荧屏光彩”的品牌愿景。
频道概况与定位
红珊瑚频道隶属于XX广播电视台,前身为2005年开播的“经典影视频道”,2010年正式更名为“红珊瑚影视戏曲频道”,成为国内首批以“影视+戏曲”双轮驱动的专业频道,频道覆盖全国30余个省份,通过有线电视、IPTV、网络直播等多渠道触达观众,日均播出时长超过18小时,累计播出影视戏曲作品超10万部(集),其核心定位是“经典文化的传播者、传统艺术的守护者、家庭观众的陪伴者”,既注重老电影的修复与重映,也深耕传统戏曲的创新传播,同时兼顾家庭向影视剧的普及,满足不同年龄层观众的文化需求。
板块与特色节目
红珊瑚频道通过精细化内容编排,形成四大核心板块,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构建起“经典+传统+生活”的多元内容矩阵。
板块概览
板块名称 | 内容方向 | 代表节目 | 播出时间 |
---|---|---|---|
经典影院 | 修复重映老电影、国产经典影片 | 《光影留痕》《老电影时间》 | 每日19:30-21:30 |
梨园春秋 | 京剧、越剧、黄梅戏等戏曲剧目 | 《名家汇》《戏韵悠扬》 | 每日12:00-14:00、20:00-22:00 |
文化纪实 | 非遗文化、历史人文纪录片 | 《非遗中国》《记忆里的老手艺》 | 日20:00-21:00 |
家庭剧场 | 家庭伦理剧、年代生活剧 | 《合家欢剧场》《岁月如歌》 | 每日18:00-19:30 |
(二)特色节目深度解析
-
《光影留痕》:老电影的“时光修复机”
作为频道的王牌栏目,《光影留痕》专注于修复重映上世纪50-90年代的经典国产电影,如《红日》《小花》《牧马人》等,频道联合电影资料馆、数字技术团队,对影片进行4K修复、音效升级,并邀请电影史专家、老艺术家担任嘉宾,结合影片背景、拍摄故事进行现场解读,栏目开播12年来,累计播出超2000部老电影,收视率长期稳居频道前三,成为中老年观众“怀旧记忆”的载体,也让年轻观众通过荧屏感受经典电影的魅力。 -
《名家汇》:戏曲名家的“舞台直播间”
《名家汇》栏目以“传承戏曲艺术,彰显名家风采”为核心,每周邀请京剧、越剧、豫剧等剧种的名家名角登台献艺,涵盖经典唱段、折子戏、全本戏等多种形式,栏目创新采用“舞台表演+访谈互动”模式,例如在京剧专场中,于魁智、李胜素等艺术家不仅表演《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剧目,还与观众分享学艺经历、戏曲传承故事,栏目特别开设“青年戏曲人”板块,为年轻演员提供展示平台,助力戏曲艺术代际传承。 -
《非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像档案库”
立足“保护非遗、传播文化”,《非遗中国》栏目深入全国各地,记录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现状,从昆曲的“水磨腔”到苏绣的“一针一线”,从皮影戏的“幕后操纵”到景泰蓝的“掐丝点蓝”,栏目用镜头捕捉非遗技艺的精妙细节,讲述传承人“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故事,截至目前,栏目已制作播出《景德镇瓷器》《川江号子》等200余期纪录片,其中30余部作品获国家级纪录片奖项,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社会影响与文化贡献
红珊瑚频道不仅是一个媒体平台,更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其社会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推动戏曲“破圈”传播,通过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开设“红珊瑚戏曲小课堂”账号,将经典戏曲片段改编成1-3分钟的短视频,结合流行音乐、动画特效等形式,吸引超500万年轻粉丝,将京剧《苏三起解》唱段改编成说唱版,单条播放量突破2000万,让传统戏曲以“年轻态”走进大众视野。
二是深耕公益文化服务,频道常年开展“戏曲进校园”“经典电影进社区”等公益活动,累计走进全国500余所中小学、200余个社区,举办戏曲工作坊、老电影展映活动超千场,在老年大学开设“红珊瑚戏曲兴趣班”,免费教授基础唱腔、身段,受益老年群体超万人。
三是助力文化产业发展,与文旅部门合作推出“跟着非遗去旅行”系列节目,带动地方非遗旅游项目升温;通过版权合作,将经典影视、戏曲内容输出至海外平台,覆盖东南亚、北美等地区华人群体,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渠道。
未来展望与创新方向
面对媒体融合趋势,红珊瑚频道正加速推进“电视+新媒体”转型:打造“红珊瑚云剧场”线上平台,实现节目直播、回看、互动点播功能,支持弹幕评论、虚拟礼物等年轻化互动形式;开发“跟着红珊瑚学戏曲”小程序,提供戏曲教学视频、名家唱段库、线上购票等服务,构建“内容+服务+社区”的生态体系,频道计划与高校合作成立“影视戏曲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经典影片修复、戏曲理论研究,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学术力量。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红珊瑚频道的主要收视群体是哪些?如何吸引年轻观众?
解答:红珊瑚频道的主要收视群体以45岁以上中老年观众(占比约60%)为核心,包括戏曲爱好者、经典电影怀旧者;其次是家庭观众(占比25%),偏好家庭伦理剧、年代生活剧;剩余15%为年轻观众(18-35岁),主要关注文化纪录片、戏曲短视频等内容,为吸引年轻观众,频道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打造短视频账号,用流行语言、视觉化包装改编传统戏曲;二是推出“青春戏曲大赛”,鼓励大学生参与戏曲创作与表演;三是开发互动节目,如线上戏曲知识问答、虚拟角色互动等,增强年轻观众的参与感与趣味性。
问题2:红珊瑚频道的节目是否支持回看?有哪些新媒体平台可以观看?
解答:支持回看,频道官网及官方APP“红珊瑚剧场”提供7天内节目回放功能,经典剧目、纪录片等内容可免费观看;部分精品戏曲、老电影需开通“红珊瑚VIP”会员(月费19元)享受无广告、4K超清回看服务,新媒体平台方面,观众可通过抖音账号“红珊瑚影视戏曲”(粉丝超300万)、微信公众号“红珊瑚频道”(每日更新节目预告、幕后花絮)、B站账号“红珊瑚戏曲库”(上传完整戏曲剧目、教学视频)等内容,随时随地观看频道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