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中国戏曲学院去信

尊敬的各位校友、关心中国戏曲学院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

中国戏曲学院去信

展信安,值此秋意渐浓、丹桂飘香的时节,中国戏曲学院谨向长期以来心系学院建设、支持戏曲艺术传承的每一位朋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与最衷心的感谢,作为我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培养戏曲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自1950年建院以来,学院始终肩负着“传承戏曲艺术、培养优秀人才、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在七十余载的办学历程中,与时代同频、与戏曲同行,书写了中国戏曲教育事业的壮丽篇章。

历史积淀:从延安窑洞到戏曲殿堂的初心传承

中国戏曲学院的历史,是一部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戏曲教育发展史,学院的前身是1948年成立于河北石家庄的“华北戏剧学院”,后历经中央戏剧学院戏曲系、北京戏曲学校等时期,最终于1978年定名为“中国戏曲学院”,成为独立建制的高等戏曲学府,从延安时期“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初心,到新时代“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学院始终坚守“戏曲教育的摇篮”定位,培养了以于魁智、李胜素、王蓉蓉、史依弘为代表的一大批戏曲名家,以及遍布全国戏曲院团的骨干力量,他们活跃在舞台一线,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人才培养:构建“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育人体系

学院以“厚基础、重实践、强创新”为人才培养原则,形成了涵盖戏曲表演、戏曲音乐、戏曲导演、戏曲文学、舞台美术、艺术管理等12个本科专业,以及戏曲表演、戏曲理论与作曲等8个硕士专业的完整学科体系,近年来,学院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传统师承+现代学院教育”双轨育人模式:聘请京剧、昆曲、地方戏等非遗传承人担任导师,通过“口传心授”传承传统剧目的精髓;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开设“戏曲美学”“数字舞台技术”等前沿课程,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戏曲发展的综合能力。

为直观展示学院专业布局与特色,特设置下表:

专业类别 核心专业方向 特色课程与培养重点
表演类 京剧、昆曲、地方戏表演 身韵、唱腔、剧目排演,注重流派传承与舞台实践
音乐类 戏曲作曲、戏曲音乐演奏 戏曲曲式分析、乐队编配,传统与现代音乐融合
导演类 戏曲导演、影视导演 戏曲导演构思、舞台调度,强调戏曲本体创新
文学类 戏剧影视文学、艺术学理论 戏曲史论、剧本创作,培养研究与创作复合人才
美术类 舞台设计、服装化妆设计 传统戏曲服饰、脸谱研究,数字化设计技术应用

艺术实践:从舞台到课堂的“以演促教、以演促学”

学院始终将舞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创排了《延安颂》《党的女儿》《红军故事》等红色主题剧目,《白蛇传》《穆桂英挂帅》《牡丹亭》等经典新编剧目,以及《鉴真东渡》《李白》等原创剧目,年均演出百余场,既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学院积极推动“戏曲进校园”“戏曲进社区”活动,组织师生深入基层开展惠民演出,让戏曲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2023年,学院牵头成立“中国戏曲教育联盟”,联合全国20余所戏曲院校、30余家院团,搭建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戏曲教育平台,进一步扩大了戏曲艺术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中国戏曲学院去信

国际交流:让中国戏曲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

作为戏曲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学院始终致力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的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举办“国际戏曲学术研讨会”“世界戏剧院校联盟 festival”等活动,推动京剧、昆曲等传统艺术在国际舞台的传播,2022年,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开设“戏曲音乐国际工作坊”,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海外学生传授戏曲唱腔与器乐演奏;2023年,学院师生赴法国参加“巴黎中国戏曲节》,演出《锁麟囊》《贵妃醉酒》等经典剧目,引发当地观众热烈反响,让世界领略到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未来展望:守正创新,谱写戏曲教育新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戏曲学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戏曲传承与创新工程”,系统整理濒危剧种资源,建立“中国戏曲数字博物馆”;二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探索“戏曲+科技”“戏曲+文旅”等交叉学科建设,培养既懂传统又通现代的戏曲人才;三是“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工程”,打造“中国戏曲国际译制中心”,推动戏曲艺术多语种传播,让中国故事通过戏曲语言走向世界。

七十余载风雨兼程,离不开每一位校友的辛勤付出与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无论是曾在校园里挥洒汗水的学子,还是心系戏曲发展的同仁,都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中国戏曲学院将继续以传承戏曲根脉、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期待与您携手同行,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此致
敬礼!

中国戏曲学院
2023年10月

中国戏曲学院去信

相关问答FAQs

Q1:中国戏曲学院对报考戏曲表演专业的考生有哪些特殊要求?
A:报考戏曲表演专业的考生需具备一定的艺术天赋和身体条件,如身高、嗓音、形体等基本要求,专业考试通常包括初试(自我展示、基本功测试)、复试(剧目片段表演、模仿能力)和三试(综合素养测试),重点考察考生的戏曲潜力、舞台表现力和对戏曲艺术的热爱,部分地方戏专业可能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方言或地方戏曲基础,学院会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确保选拔出具备培养潜力的戏曲人才。

Q2:学院在推动传统戏曲与现代科技融合方面有哪些举措?
A:学院积极探索“戏曲+科技”融合路径,已建立“数字舞台技术实验室”,引入VR、AR等技术辅助舞台设计与教学,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传统戏曲舞台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戏曲“写意”美学;开设“戏曲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的戏曲复合型人才;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戏曲AI辅助创作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传统剧目规律,为剧本创作、唱腔设计提供技术支持,这些举措既保留了戏曲艺术的精髓,又为其注入了时代活力,推动传统戏曲在数字时代的创新传播。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