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三哭殿》是传统经典剧目,取材于唐代“秦英挂帅”故事,以“哭殿”为核心情节,通过唐李世民、张桂英、李治等人物的唱段,展现宫廷伦理与亲情的纠葛,全剧唱词生动鲜活,人物性格鲜明,既有帝王威严,又有母爱悲切,是豫剧老生、旦角行当的代表作,深受观众喜爱,以下为全场主要唱词整理,按场次场景分述,辅以人物情感解析。
第一场:金殿争辩
场景:金殿之上,李世民审案,张桂英哭诉冤情,秦香莲求情,徐茂功调和。
李世民(老生,唱腔沉稳威严):
龙书案压定乾坤论,孤坐江山万民尊。
秦驸马御校场丧了命,秦秦英御阶前犯了罪刑。
孤命他秦香莲御前诉苦情,秦秦英他绑缚到午门。
金殿上不把秦英救,我的父他就不罢休。
孤是君来他是臣,君臣父子要定分。
秦英年幼无知晓,误伤驸马情可饶。
孤赐他御酒压惊胆,再命他秦家去烧香。
张桂英她若不依允,孤的江山难太平!
张桂英(旦角,唱腔悲愤高亢):
我的父金殿把本奏,他言说秦英犯律条。
在金殿不把秦英救,我的父他就不罢休!
哭一声秦驸马夫哇!
你御校场丧了命,撇下为妻谁心疼?
秦秦英他年幼小,闯下大祸他知情?
万岁爷你把良心问,秦家与你何仇深?
我夫君为国把躯尽,你为何害他命归阴?
今日不把秦英斩,我死在金殿不回程!
秦香莲(青衣,唱腔哀婉恳切):
万岁爷容奴禀一言,秦家冤屈如海深。
我的夫御校场把忠尽,他为国操劳丧了身。
留下秦英他年幼,全靠为娘教养恩。
今日闯下滔天罪,万岁爷开恩饶他生。
若是不把秦英赦,奴一死以谢夫君魂!
第二场:西宫悲泣
场景:西宫内,张桂英独坐垂泪,李治前来劝解。
张桂英(唱腔凄楚,带哭腔):
哭殿声声惊天地,我的夫御校场丧了生。
万岁爷他坐江山不公道,偏向秦家不留情。
秦秦英他年幼小,怎能知晓律条重?
我夫君为国捐了躯,他为何不把秦英容?
西宫内哭坏了为妻的人,眼望夫君灵位泪纷纷。
若不与夫把仇报,我枉为人妻到如今!
李治(小生,唱腔温婉恳切):
母后哭殿泪涟涟,倒叫儿王挂在心。
母后你且把宽心放,儿王自有巧计生。
秦英他年幼无知晓,误伤驸马情可饶。
万岁爷他也是亲生父,岂能不念骨肉情?
待儿进宫去求恳,保住秦英命残生。
第三场:内宫明理
场景:内宫,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对话,反思朝政与亲情。
长孙皇后(老旦,唱腔端庄平和):
万岁爷且把宽心放,后宫之事奴承当。
张桂英她哭殿是有情,秦驸马为国把身丧。
秦香莲她求苦也是真,秦秦英他年幼小,不懂朝纲。
君王要以民为本,父子君臣要相宜。
既要江山稳固久,也要骨肉情意长。
李世民(唱腔深沉,带感慨):
孤坐江山非容易,臣子百姓要相宜。
秦英他闯下滔天罪,按律本当斩首级。
秦驸马为国把命丧,孤心之中也凄凉。
张桂英她哭殿声声怨,长孙皇后苦劝良。
罢罢罢,孤赐秦英三杯酒,命他秦家去烧香。
从今后君臣要和顺,莫让百姓心寒凉!
第四场:御花园和解
场景:御花园,李世民、李治、张桂英、秦香莲相遇,最终和解。
李世民(唱腔舒缓,带慈爱):
秦秦英上前听父命,御花园内把话明。
你御校场闯下大祸事,误伤驸马你知情。
孤赐你三杯御酒压惊胆,再命你秦家去烧香。
今后你要把书念,莫再惹祸乱朝纲。
张桂英(唱腔转柔和,带释然):
万岁爷开恩恕儿罪,西宫永世念君恩。
我的夫君虽丧命,有万岁爷他做主,我心中也略略平。
秦秦英你年幼小,今后要听教训言。
莫学顽童惹祸事,要对得起你父的魂!
李治、秦香莲(合唱,感激):
谢万岁爷开恩典,秦家世代念君恩。
从今后君臣民一心,永保江山万万年!
唱词艺术特色
《三哭殿》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韵脚规整,符合豫剧“梆子腔”的节奏特点,李世民的唱词多用“君臣”“江山”等词,体现帝王气度;张桂英的唱词反复“哭”“夫”“冤”,情感直白激烈,凸显悲愤;李治、秦香莲的唱词则以“求”“恳”为主,传递哀婉与恳切,不同行当的唱腔差异(老生的沉稳、旦角的婉转、小生的温润),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冲突与和解的情感层次分明。
相关问答FAQs
问:《三哭殿》中“哭殿”的核心冲突是什么?
答:“哭殿”的核心冲突是“法理”与“人情”的矛盾,秦英误斩驸马,按律当斩,体现“法理”的严肃性;秦驸马为国捐躯,秦英年幼无知,张桂英、秦香莲的哭诉则凸显“人情”的悲悯,李世民在君王威严与父爱亲情间的挣扎,最终通过“赦免秦英、安抚张桂英”实现平衡,既维护了律法尊严,又体现了帝王仁德,展现了传统戏曲“情理兼顾”的价值观。
问:豫剧《三哭殿》的经典唱段为何久演不衰?
答:经典唱段久演不衰,主要源于三点:一是人物情感真实,张桂英的“哭夫”、李世民的“权衡”、李治的“劝母”,唱词直击人心,易引发观众共鸣;二是唱腔特色鲜明,老生的苍劲、旦角的悲切、小生的温婉,结合豫剧“豫西调”“豫东调”的唱腔优势,艺术感染力强;三是主题深刻,通过“哭殿”探讨君臣、父子、夫妻伦理,既具历史厚重感,又含现实教育意义,符合传统审美与现代价值观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