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中国戏曲学院副书记

中国戏曲学院副书记作为学校党委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连接学校党政决策与师生日常实践的关键纽带,肩负着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学生成长、文化传承等多重使命,在以戏曲艺术为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副书记的角色不仅需要具备高校党务工作的专业素养,更需深刻理解戏曲文化的精神内核,推动“戏曲+思政”深度融合,为培养德艺双馨的戏曲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戏曲学院副书记

从职责定位来看,副书记的工作贯穿学校党建与育人全过程,在党建引领方面,需牵头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统筹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将戏曲界“德艺双馨”的传统要求融入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中,通过组织“名家党员谈艺德”“红色经典戏曲党课”等活动,引导师生党员从《锁麟囊》的“仗义助人”中感悟仁爱精神,从《智取威虎山》的“革命英雄主义”中汲取信仰力量,让党建工作既有高度又具戏曲温度。

学生成长服务是副书记工作的核心领域,面对戏曲学生专业训练强度高、职业发展路径特殊的特点,副书记需构建“学业-心理-职业”三维支持体系:学业上,协调专业教师与文化课教师资源,推动“唱念做打”与“思政小课堂”同频共振,如将《白毛女》的创作背景融入思政课教学,深化学生对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心理上,针对戏曲表演专业的“舞台焦虑”“职业倦怠”,联合心理中心开展“戏曲演员心理韧性培养”项目,通过团体辅导、名家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学生调适状态;职业上,搭建“戏曲人才就业直通车”,与国家京剧院、地方院团共建实习基地,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戏曲进校园”“非遗传承”等基层项目,鼓励青年戏曲工作者扎根传统、服务社会。

校园文化建设是副书记彰显戏曲特色的重要抓手,中国戏曲学院作为戏曲高等教育的“国家队”,其校园文化需兼具艺术底蕴与时代气息,副书记需主导策划“中国戏曲文化节”“非遗传承周”等品牌活动,通过“老艺术家工作坊”“新编剧目孵化”等形式,推动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组织学生创排反映脱贫攻坚的现代戏《乡村故事》,或用戏曲语汇演绎红色故事,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注重以文化人,在宿舍管理、社团活动中融入戏曲礼仪教育,如通过“晨练打卡”“基本功比拼”培养学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敬业精神,让“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院训深入人心。

中国戏曲学院副书记

队伍建设与协同育人也是副书记的关键职责,需推动形成“党政齐抓、师生共育”的工作格局,协调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三方力量,建立“一人一档”的学生成长档案,针对戏曲专业“师徒传承”的特点,引导教师既传技艺又树品德,将“尊师重道”“精益求精”的戏训融入日常教学,还需加强对外交流,通过“国际戏曲学术论坛”“青年戏曲人才海外研修计划”等,讲好中国戏曲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在中国戏曲学院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戏曲艺术院校的进程中,副书记的角色既是“领航员”,确保办学方向与党的教育方针同向同行;也是“勤务员”,用心用情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更是“传承人”,以党建红引领戏曲蓝,让戏曲艺术在薪火相传中永葆生命力。

相关问答FAQs

中国戏曲学院副书记

Q1:中国戏曲学院副书记如何结合戏曲特色开展思政教育?
A:副书记通过挖掘戏曲艺术中的思政元素,构建“戏韵思政”育人体系,将经典剧目中的家国情怀(如《穆桂英挂帅》的“我不挂帅谁挂帅”)、传统美德(如《赵氏孤儿》的“舍生取义”)转化为思政教学案例,开设“戏曲中的思政密码”选修课;组织学生创排红色主题小戏,在排演中深化对革命精神的理解;邀请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开展“艺德讲堂”,用亲身经历诠释“戏比天大”的职业操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Q2:副书记在戏曲学生就业创业中扮演什么角色?
A:副书记聚焦戏曲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目标,搭建“全链条”就业支持平台,深化与国家院团、地方院校、文化企业的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提前对接用人单位需求;针对部分学生“考研考公”“自主创业”的多元选择,开展“戏曲+文旅”“非遗直播”等创新创业培训,邀请校友分享“戏曲工作室”“非遗传承基地”等创业经验;引导学生树立“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职业观,组织“戏曲进乡村”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服务中明确使命担当,拓宽就业渠道。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