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响马传》又名《秦琼卖马》,是传统京剧 repertoire 中极具代表性的靠把老生戏,以隋唐英雄秦琼的困顿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乱世中英雄人物的豪情与悲愤,该剧目不仅情节跌宕起伏,更因精湛的唱念做打艺术成为京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而京剧表演艺术家祝元昆对这一剧目的演绎,则为角色注入了独特的生命力,成为后学效仿的典范。
《响马传》的故事背景设定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秦琼,字叔宝,原为山东历城县捕快,因押解公文误期,在潞州总镇唐璧处受辱,又因失手打死奸官亲属,被发配幽州,途中行至三家店,秦琼身染重病,盘缠耗尽,座下黄骠马也因长途跋涉瘦骨嶙峋,无奈之下,秦琼只得将爱马卖给贩马的王老好,却在交易时因马铃铛暴露身份,引发波澜,绿林好汉单雄信恰巧经过,不明真相的秦琼与其发生争执,后经徐茂公点破,方知单雄信正是昔日恩公,秦琼与瓦岗众将相识,踏上反隋之路,全剧以“卖马”为核心事件,通过秦琼的困顿、隐忍与豪迈,刻画了英雄落魄却不失本色的形象。
作为靠把老生的代表剧目,《响马传》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唱、念、做、打”的完美融合,唱腔上,核心唱段《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堪称经典,以西皮导板起头,“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一句高亢苍凉,瞬间将秦琼病困交加的境遇展现出来;随后转西皮原板,叙述往事如“想当年在山东历城县当把总,押批文到潞州误了限期”,旋律流畅叙事性强;快板部分“店主东借给我三分银两,我那马就喂在店中房”则节奏明快,表现秦琼的焦急与无奈,整段唱腔高低起伏,既有余派唱腔的醇厚韵味,又融入了靠把老生的刚劲,成为老生演员的必修课。
念白方面,秦琼的韵白需兼具文武老生的沉稳与豪迈,如与店主东对话时的无奈,与单雄信争执时的隐忍,都需通过语气、语速的变化传递人物情绪,做功上,该剧对演员的身段要求极高:秦琼需扎硬靠,身披靠旗,既要展现武将的挺拔威武,又要表现病中的虚弱颤抖,卖马”时的挂锏、提枪等动作,需靠扎实的功底完成,既要干净利落,又要体现体力不支的细节;甩发功的运用更是点睛之笔,秦琼头晕目眩时,甩发需随头部动作自然飘动,既写实又传神。
武戏文唱是《响马传》表演的精髓,秦琼虽为武将,但剧中并无大开大打的武戏,而是通过“文”的表演展现其“武”的底蕴,祝元昆在演绎这一角色时,尤其注重“情”与“技”的结合,他的扮相英气逼人,靠旗挺立,眼神中既有英雄的豪迈,又有落魄的悲凉;唱腔上,他嗓音高亢而不失醇厚,吐字如珠,尤其在“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等唱句中,通过气口的控制和擞音的运用,将秦琼的悲愤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做功上,祝元昆的靠身稳健,起霸、趟马等动作虽无夸张的腾跃,却处处透着力道与分寸,例如在单雄信面前,他通过微颤的手指和低垂的眼帘,表现秦琼既感激又不能相认的复杂心理,让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祝元昆作为当代京剧界知名的文武老生,深得余派、马派艺术精髓,其对《响马传》的演绎既有传统的坚守,又有个人的创新,他早年师从李洪春、贯大元等名家,打下了坚实的文武功底,后在表演中注重挖掘人物内心,将秦琼的“忠、义、仁、勇”通过细腻的舞台呈现传递给观众,传统演法中秦琼卖马时的“耍锏”技巧多以炫技为主,而祝元昆则将技巧融入情感,通过锏的颤抖表现人物的激动,让观众在欣赏技艺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角色的悲壮,他对剧本进行了适度整理,删减了枝节,突出“卖马”这一核心事件,使剧情更紧凑,人物更集中。
《响马传》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艺术家的努力,祝元昆的版本更是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他不仅将该剧目搬上国内外舞台,还通过教学将其艺术精髓传授给年轻演员,让这部经典剧目焕发新的生机。《响马传》仍是京剧院校的重要教学剧目,而“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的唱段,也成为了老生演员展示功力的“试金石”。
项目 | |
---|---|
剧目名称 | 《响马传》(又名《秦琼卖马》) |
行当 | 老生(靠把老生)、老旦(店主东)、花脸(单雄信) |
主要人物 | 秦琼(老生)、店主东(老旦)、单雄信(花脸)、徐茂公(老生) |
经典唱段 | 《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想当年在山东历城县当把总》 |
艺术特点 | 唱腔融合西皮导板、原板、快板,表演兼具文武,注重人物内心刻画 |
流派传承 | 宗余派,后经祝元昆创新发展,形成“文武兼备、情技交融”的个人风格 |
FAQs
-
问:《响马传》中的“响马”指的是什么?与剧情有何关联?
答:“响马”在古代指拦路抢劫的马匪,因马系铃铛,行动时声响大而得名。《响马传》虽以“响马”为名,但剧情并非直接写响马故事,而是通过秦琼卖马的困顿经历,侧面展现隋末乱世中英雄人物的落魄与坚守,秦琼虽曾与瓦岗寨的“响马”(如单雄信)有过交集,但他本人并非响马,而是忠义之士,这一名称更多是民间对剧中英雄传奇色彩的概括。 -
问:祝元昆的《响马传》表演与其他演员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答:祝元昆的《响马传》独特之处在于“武戏文唱”的细腻处理,他摒弃了靠把老生中过于注重武技的夸张,转而通过眼神、身段和唱腔的细微变化,突出秦琼的内心挣扎,在卖马时的唱段中,他通过气口的控制,让“泪洒胸怀”的“泪”字带出颤音,表现英雄末路的悲凉;与单雄信对峙时,他不用传统的瞪眼、怒目,而是用低垂的眼帘和微微颤抖的手,表现秦琼既感激又不能相认的复杂情感,他对传统唱腔进行了适度创新,如在快板部分加入垛板,使节奏更具层次感,增强了戏剧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