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老王拖着疲惫的脚步推开家门,客厅里飘来一阵呛人的烟雾,混着老旧收音机里传来的《霸王别姬》唱段,咿咿呀呀的腔调在烟雾中显得格外刺耳,妻子小林斜倚在沙发上,指尖的烟枪明灭间,青烟袅袅升起,模糊了她专注听戏的脸,这一幕,像根针扎在老王心上——妻子怎么成了边吸大烟边听戏的模样?
大烟,学名鸦片,是明令禁止的毒品,其危害远超想象,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吸食会导致人体中枢神经受损,引发呼吸系统衰竭、免疫力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精神错乱,小林起初只是觉得“吸了能提神”,后来发展到一天离不开,饭不思、茶不想,整个人瘦得脱了形,眼神总是涣散的,连给女儿梳头都常出错,更让老王揪心的是,家里的积蓄像流水一样花在毒品上,曾经温馨的家,如今只剩烟雾和争吵。
有人或许会问:“她只是边听戏边吸,难道不能算放松吗?”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毒品与任何娱乐活动都不该沾边,戏曲本是国粹,唱腔里藏着悲欢离合,是情感的寄托,但当它与毒品捆绑,就成了成瘾者的“遮羞布”,小林曾说:“听戏时烟抽得更香,戏里的悲好像自己的悲。”可悲的是,她没意识到,不是戏悲,是毒品在吞噬她的理智和健康。
面对这种情况,逃避和指责只会让家人越陷越深,老王试过摔烟枪,换来小林更激烈的反抗;也试过冷战,却看到女儿躲在房间里偷偷哭,后来,他联系了社区禁毒服务站,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非暴力沟通”——不再说“你又吸毒了”,而是说“我担心你的身体,女儿想妈妈陪她画画”,他们一起报名了社区的戏曲兴趣班,小林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起了《穆桂英挂帅》,当唱腔在练功房里响起时,她眼里有了久违的光,小林已经戒毒半年多,家里的收音机里依旧有戏曲声,但烟雾散了,笑声多了。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毒品与健康的差异,可以看看这张表格:
对比维度 | 吸食大烟 | 健康生活(如听戏曲) |
---|---|---|
身体影响 | 损害器官、免疫力下降、寿命缩短 | 陶冶情操、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
家庭关系 | 导致经济负担、情感破裂、子女心理创伤 | 增进家庭互动、营造和谐氛围 |
社会价值 | 违法犯罪、危害社会安全 | 传承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
相关问答FAQs
问:发现家人边吸毒边听戏曲,沟通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首先要避免指责和对抗,用关心的语气表达感受,我看到你最近状态不好,很担心你”,了解其吸毒背后的原因(如压力、好奇),耐心倾听而非说教,最重要的是,引导其寻求专业帮助,如联系当地禁毒部门或戒毒医疗机构,同时给予情感支持,让家人感受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问:如何正确欣赏戏曲,避免让娱乐成为毒品的“帮凶”?
答:欣赏戏曲应选择健康场景,如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或家庭聚会,通过正规渠道观看演出(如电视、戏曲APP),培养纯粹的审美兴趣,关注唱腔、身段等艺术本身,而非将其与不良行为捆绑,若身边有人试图以“吸毒听戏更享受”等理由诱导,要坚决拒绝并远离,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