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戏曲文化的传播版图中,河南电台戏曲广播的媛媛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声音匠人”,作为电台主持人,她以“戏韵为媒,真情为桥”,深耕戏曲广播十余年,用亲切的嗓音和专业的素养,让豫剧、曲剧、越调等河南地方戏曲走进千家万户,更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媛媛与戏曲的缘分始于童年,她出生在河南一个戏曲氛围浓厚的家庭,祖母常哼着《花木兰》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哄她入睡,耳濡目染间,戏曲的种子早已埋下,大学毕业后,她凭借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对戏曲的热爱,考入河南电台戏曲广播,从编导、记者做起,最终成为《媛媛说戏》《戏迷天地》等王牌节目的主持人,她的节目并非简单的“播放戏曲”,而是将唱段、故事、文化背景融为一体,既有对经典剧目的深度解读,也有对新生代戏曲演员的推广,更有对戏曲非遗传承人的专访。
在主持风格上,媛媛兼具“专业度”与“亲和力”,她能精准分析豫剧常派、陈派、崔派等流派的唱腔特点,也能用“接地气”的语言解释戏曲中的“虚拟表演”“程式化动作”,比如在讲解《穆桂英挂帅》时,她会结合历史背景,让观众理解“我不挂帅谁挂帅”背后的家国情怀;在介绍青年演员小香玉时,她会分享其从“梨园世家”到“戏曲推广者”的转型故事,让年轻听众感受到戏曲的“时代活力”,她的节目里,常有老戏迷打来电话点戏,也有年轻听众留言“原来戏曲这么有意思”,这种跨年龄层的共鸣,正是她传播戏曲的成果。
为了让戏曲“活”起来,媛媛不断探索创新,她策划的“戏曲进校园”特别节目,邀请豫剧名家走进中小学,通过互动教学让学生体验戏曲身段;她发起的“戏迷点歌台”,让听众用戏曲唱段为亲友送上祝福,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她还利用短视频平台,将节目中的精彩片段剪辑成“戏曲小知识”,单条视频播放量超百万,让更多年轻人通过手机屏幕爱上戏曲,正如她在节目中所说:“戏曲不是老古董,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以下是媛媛部分节目信息的概览:
节目名称 | 播出时间 | 内容板块 | 特色亮点 |
---|---|---|---|
《媛媛说戏》 | 每日7:00-8:00 | 经典唱段赏析、戏曲历史故事 | 结合时事解读戏曲内涵,如用《七品芝麻官》讲“公正执法” |
《戏迷天地》 | 每日18:00-19:00 | 戏迷互动、名家访谈、新剧推荐 | 开通“戏迷热线”,让听众分享与戏曲的故事 |
《非遗戏曲会客厅》 | 周六10:00-11:00 | 非遗传承人专访、濒危剧种保护 | 记录河南戏曲非遗传承现状,助力濒危剧种保护 |
十余年来,媛媛的节目陪伴了一代河南人的成长,她也因此获得“全国广播影视行业十佳主持人”“河南省非遗保护先进个人”等荣誉,但对她而言,最大的成就感是听到年轻听众说:“以前觉得戏曲老土,现在才发现它这么美。”这份对戏曲的热爱与坚守,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
FAQs
Q1:媛媛的节目适合哪些听众群体?
A1:媛媛的节目覆盖全年龄段听众:中老年戏迷可欣赏经典唱段、了解戏曲名家;年轻听众可通过“戏曲+现代”的内容形式走近传统;戏曲爱好者能获取专业赏析和行业动态;甚至对河南文化感兴趣的外地听众,也能通过节目了解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
Q2:媛媛是如何吸引年轻听众关注戏曲的?
A2:她主要通过三方面吸引年轻人:一是“语言年轻化”,用网络热词、流行语解读戏曲,降低理解门槛;二是“形式创新”,结合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将戏曲片段改编成“1分钟看懂豫剧”等短内容;三是“情感共鸣”,挖掘戏曲中的现代价值观(如家国情怀、爱情故事),让年轻人感受到戏曲与生活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