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铡美案京剧全剧

《铡美案》作为京剧传统名剧,是包公戏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取材于清代说唱《龙图公案》,经京剧艺人不断加工打磨,成为展现忠奸斗争、伦理纲常的经典剧目,全剧以北宋为背景,通过陈世美忘恩负义、秦香莲悲苦告状、包拯秉公执法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冲突,传递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价值观。

铡美案京剧全剧

剧情始于北宋书生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及子女陈廷梅、冬哥、春妹相依为命,后陈世美进京赶考,得中状元,又被宋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携子女寻夫至京,陈世美不仅不认,反命家将韩琦追杀灭口,韩琦得知实情后放走秦香莲,自刎明志,秦香莲无奈之下,携子女拦轿喊冤,告至开封府,包拯查明真相,不顾国太、公主的阻挠,最终在龙头铡下处死陈世美,为秦香莲伸张了正义。

姓名 身份 行当 关键情节/唱段
陈世美 当朝驸马 老生/小生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杀庙”
秦香莲 民妇 青衣 “琵琶词”“见皇姑”“告状”
包拯 开封府尹 铜锤花脸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铡美案”
韩琦 陈世美家将 武生 放走秦香莲后自刎
陈廷梅等 陈世美子女 娃娃生 随母寻夫,目睹父亲不认

该剧在艺术上融合了京剧唱、念、做、打的精髓,唱腔上,陈世美的西皮流水展现其虚伪,秦香莲的二黄慢板抒发悲苦,包拯的唱腔刚劲有力,凸显铁面无私,表演程式中,秦香莲的“跪爬”表现绝望,包拯的“抖髯”体现威严,舞台道具如铡刀、状纸等成为符号化元素,全剧通过虚实结合的舞台呈现,将忠奸善恶的冲突推向高潮,成为观众百看不厌的经典,历经百年传承,《铡美案》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正义、诚信的坚守,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艺术魅力至今仍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铡美案京剧全剧

FAQs

  1. 《铡美案》中包拯为何坚持铡陈世美而不惧皇室压力?
    答:包拯以民为天,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维护的是国家法度与伦理纲常,即使面对国太、公主的求情,仍坚持正义,彰显了“清官”的担当。

    铡美案京剧全剧

  2. 秦香莲的“琵琶词”为何成为经典唱段?
    答:“琵琶词”以二黄慢板为主,唱腔婉转悲戚,歌词如“夫在东京做驸马,妻在长街受苦寒”,通过音乐与唱词的完美结合,深刻刻画了秦香莲的悲苦与坚韧,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