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戏曲我的兄弟啊

戏曲啊,我总说你是我的兄弟,这话不是随口说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亲近——像小时候一起爬树掏鸟窝的玩伴,像长大后陪你喝酒聊天的知己,像不管你混得好不好,永远在村口老槐树下等你归家的兄长,我对你的情谊,不是什么“高雅艺术”的距离感,是实实在在的陪伴,是刻在记忆里的温度。

戏曲我的兄弟啊

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赶庙会,最期待的不是糖葫芦和皮影戏,是搭在野地里的戏台子,大红幕布一拉,锣鼓家伙一响,我就挤在前排,眼睛瞪得溜圆,那时看不懂才子佳人恩怨情仇,只觉得那些画着花脸的武生像天神,甩个靠旗能带起风,唱一句高腔能掀了屋顶;穿水袖的青衣走路像飘在云里,开口就是“为救李郎离家远”,哭得我心跟着揪,爷爷在旁边用蒲扇拍我:“看那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忠奸好坏,脸上一瞧便知!”那时不懂戏曲的“行当”,只觉得这些角色像极了村里的人:憨厚的铁柱像傻黑俊,精明的二婶就像那媒婆丑角,连村口的老黄牛,都像戏里拉车的老生,一步一喘,却从不肯停下,你说,这算不算兄弟?把日子里的烟火气,都唱成了戏里的悲欢离合。

后来长大些,离家读书,受了委屈、遭了挫折,第一个想起的竟是你,有次考试砸了,躲在宿舍哭,耳机里循环播放的是京剧《四郎探母》的“叫小番”,听着杨四郎那句“快与爷禀报一声”,那股子又倔又悲的劲儿,突然就让我鼻子发酸,是啊,人生哪有一帆风顺?就像戏里的人物,忠义如岳飞,落得风波亭冤死;痴情如杜丽娘,还魂寻梦几经周折,可他们没认输啊,杨四郎探母是“千拜万拜赎不了罪”,杜丽娘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你就像个老大哥,拍着我的肩膀说:“哭完就起来,日子还得往前,戏还没唱完呢。”你从不讲大道理,却用那些唱念做打,告诉我什么叫“韧劲”。

你包容,像个心胸开阔的兄弟,从不挑食,什么“戏种”都接纳,北梆子的高亢像陕北的信天游,越剧的婉转似江南的雨巷,黄梅戏的活泼如田埂上的山歌,我不爱听咿咿呀呀的“慢板”,你就给我来段《穆桂英挂帅》的“捧印”,那股子“我不挂谁挂”的冲劲儿,比任何励志语录都提神;我觉得文戏闷,你就甩个《三岔口》的摸黑打斗,台上的演员翻着跟头,台下的我手心冒汗,像跟着一起拼命,你从不说“你得懂规矩”,而是变着法儿让我喜欢:把《牡丹亭》做成动漫,让豫剧名家上短视频教唱腔,连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大妈,都能来两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你啊,就像兄弟,知道我脾气倔,就顺着我的性子来,悄悄把“戏味”藏进我喜欢的糖里,让我不知不觉就上了瘾。

你还幽默,像个总爱逗我笑的损友,戏里的丑角,哪个不是“开心果”?《七品芝麻官》的唐成,明明是个小官,偏要“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顶着骂声也要告倒严嵩;《花为媒》的张五可,自个儿夸自己“乌云堆墨髻,杏眼泛桃花”,那股子娇憨劲儿,让我想起村里那个敢跟小伙子顶嘴的翠花,就连严肃的悲剧里,也藏着点俏皮:《窦娥冤》里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监斩官嘀咕“这婆子疯了”,那语气里的无奈,像极了老师看我考试瞎答题时的表情,你从不用苦大仇深压我,而是告诉我:生活再难,也得笑着往前走,就像丑角翻完跟头,还得冲观众挤个眼睛。

戏曲我的兄弟啊

这些年,总有人说你“老气”“过时”,可我不信,上次带城里长大的外甥看戏,他一开始抱着手机不肯抬头,直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猴王翻着筋斗云出来,他“哇”地一声站起来,眼睛亮得像星星,散场后他缠着我教他“孙悟空打妖怪”的动作,嘴里还学着锣鼓点“咚锵锵咚锵”,你看,孩子们还是喜欢你,只是他们没找到敲门砖,就像兄弟,可能好久没联系,但一见面,还是当年的热乎劲。

这些年,我学着像你待我那样待你:听戏时认真记唱词,看戏时给身边人讲角色,甚至学着哼两句《苏三起解》,你呢,还是那样,在舞台上亮着嗓子,在戏台外守着传统,又在短视频里学着新花样,我知道,你从不是“老古董”,是活了千年的故事,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精神兄弟”。

兄弟啊,往后日子还长,咱还一起听戏、一起品生活里的悲欢,你教我“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陪你“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就这么说定了,一辈子的兄弟。

戏曲中的“兄弟情”经典剧目举例

戏曲我的兄弟啊

剧目 主要角色 兄弟情/伙伴情体现
《桃园三结义》 刘备、关羽、张飞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结义情谊成为兄弟情义的典范。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祝英台 虽为爱情悲剧,但求学途中“草桥结拜”的友情,是两人情感的重要基础,情谊深厚如兄弟。
《打金枝》 郭子仪、郭暧 “醉打金枝”展现驸马与郭子仪的父子情(广义兄弟情),冲突中体现家庭责任与亲情羁绊。

相关问答FAQs

Q1: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戏曲真的能像“兄弟”一样融入现代生活吗?
A1:当然能!戏曲的内核是“生活”,只是用艺术化的方式表达,你看,短视频里的“戏腔唱段”让年轻人爱上传统,影视剧用戏曲元素塑造角色(长安十二时辰》的琵琶演奏融入唐乐),甚至连游戏里都有戏曲角色皮肤(如《王者荣耀》的杨玉环),就像兄弟会适应你的新生活,戏曲也在用新方式“陪你”:通勤时听段折子戏,放松时看段戏曲动漫,甚至学两句唱腔发朋友圈——它不再是“老古董”,而是能融入你日常的“文化玩伴”。

Q2:完全不懂戏曲的人,怎么开始认识这位“兄弟”?
A2:别怕“门槛”,从“有趣”的开始!先找热闹的戏看:武戏(如《大闹天宫》《三岔口》)动作帅,文戏(如《穆桂英挂帅》《花为媒》)唱段美;再听“洗脑”的唱段,比如京剧《唱脸谱》的“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豫剧《花木兰》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旋律一响就记住;最后了解几个经典角色,关公的忠、曹操的奸、穆桂英的勇,慢慢就能看懂“脸谱里的性格”,就像认识兄弟,不用一开始就掏心窝子,先一起吃顿饭、打场球,日子久了,自然就懂了彼此的脾气。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