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戏曲电视大赛作为山西省长治市文化品牌活动,自创办以来始终以“传承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艺新苗”为宗旨,已成为三晋大地戏曲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大赛依托长治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融合电视传播的广泛性与现代艺术表现力,不仅为戏曲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平台,更推动了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等地方戏曲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长治作为上党文化的核心区域,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上党梆子形成于明末清初,以激昂高亢的唱腔、粗犷豪放的风格著称,是中原戏曲的重要分支;上党落子则源于民间小调,唱腔婉转细腻,贴近生活,深受当地百姓喜爱,长治戏曲电视大赛的举办,正是对这一文化传统的延续——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举办以来,大赛历经十余届发展,从最初的小型赛事逐步成长为集专业性、群众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文化盛事,大赛由长治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每两年一届,覆盖全市13个县(区),参赛选手涵盖专业演员、业余爱好者、青少年学生等不同群体,年龄跨度从6岁至70岁,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老少皆宜”。
大赛的赛制设计兼顾传统与创新,既注重戏曲基本功的考核,又鼓励艺术表现力的突破,初赛采用“海选+盲评”模式,选手自选经典唱段,由戏曲专家组成评审组,从唱腔、身段、情感表达等维度打分,确保选拔的公平性;复赛增设“剧目片段演绎”环节,要求选手完成10-15分钟的完整剧目片段,考验其对角色塑造和舞台节奏的把控能力;决赛则设置“经典再现”与“创新挑战”两大板块,前者要求选手演绎传统剧目的经典选段,后者鼓励结合现代审美对传统唱腔、服饰、舞台设计进行改编,例如将上党梆子与流行音乐元素融合,或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沉浸式戏曲场景,大赛特别设立“少儿组”“银发组”,为青少年和老年戏曲爱好者提供专属舞台,让不同年龄层的传承者都能找到归属感,评委阵容同样体现了专业性与权威性,除邀请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郭宝英、陈素琴等本土名家外,还邀请中国戏曲学院、山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参与评审,确保赛事既扎根地方传统,又接轨全国戏曲发展潮流。
通过十余年的积累,长治戏曲电视大赛已成为挖掘戏曲人才、传承经典剧目的重要平台,据统计,截至2023年,大赛累计吸引超2万人次参赛,挖掘出《三上轿》《雁门关》《徐策跑城》等50余部传统经典剧目,整理录制了200余段濒危唱腔资料,为上党戏曲的“活态传承”提供了珍贵档案,在人才培养方面,大赛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如第五届大赛金奖得主李娜,现为长治上党梆子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凭借《穆桂英挂帅》中的精彩演绎获得“山西戏剧杏花奖”;少儿组选手王梓涵,年仅10岁便以《小二黑结婚》选段崭露头角,成为当地戏曲界“最小童星”,这些人才不仅活跃在长治本地舞台,更通过大赛走向全国,多次受邀参加央视“空中剧院”“中国戏曲大会”等栏目,让上党戏曲的影响力突破地域限制。
大赛的社会影响力远超艺术领域本身,成为推动文旅融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每届大赛期间,长治同步举办“戏曲文化周”活动,包括戏曲名家讲座、非遗技艺展示、戏曲主题旅游线路等,吸引周边地市乃至全国游客前来观赛体验,2022年大赛期间,长治市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同比增长35%,戏曲主题文创产品(如脸谱书签、戏曲服饰盲盒等)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大赛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将大赛优秀选手和剧目引入中小学课堂,编写《上党戏曲校本教材》,累计覆盖学生10万余人次,让年轻一代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媒体传播方面,大赛打破传统戏曲“剧场演出”的局限,通过电视、短视频平台、直播等多渠道扩大覆盖面,长治广播电视台对决赛进行全程直播,并剪辑“精彩唱段集锦”在黄金时段重播;抖音、快手等平台发起#上党戏曲挑战赛#话题,累计播放量超5亿次,其中00后选手改编的戏曲版《孤勇者》单条视频点赞量破千万,让传统戏曲以“破圈”姿态触达年轻群体,这种“传统艺术+现代传播”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戏曲的可见度,更探索出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新表达路径。
长治戏曲电视大赛的成功实践,为地方戏曲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助力、以群众为基础,通过赛事激活文化基因,让古老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随着大赛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数字赋能”等举措,上党戏曲这一文化瑰宝必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成为长治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相关问答FAQs
Q1:长治戏曲电视大赛对上党梆子的传承有哪些具体推动作用?
A1:大赛对上党梆子的传承体现在多个层面:一是剧目抢救,通过赛事挖掘整理了《秦琼起解》《天波楼》等濒危传统剧目,录制珍贵唱腔资料,建立数字化档案;二是人才培养,涌现出李娜、张帆等一批青年骨干演员,填补了上党梆子人才断层;三是传播推广,借助电视与新媒体平台扩大受众,尤其吸引年轻群体关注,使上党梆子从“小众艺术”逐步走向大众视野;四是创新实践,鼓励对传统剧目进行现代化改编,如融入交响乐伴奏、采用LED舞台背景,增强艺术感染力,让古老剧种更符合当代审美。
Q2:非戏曲专业爱好者如何参与长治戏曲电视大赛?
A2:大赛秉持“全民参与”理念,对参赛者专业门槛要求较低,业余爱好者可通过两种方式参与:一是线上报名,关注“长治文旅”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大赛启动期间填写报名表并上传演唱视频(需包含一段上党梆子或上党落子选段,时长3-5分钟);二是线下海选,携带身份证前往长治市各县(区)文化站或指定剧院参与现场选拔,大赛还设有“观众投票”环节,普通观众可通过官方小程序为喜爱的选手投票,或参与“戏曲文化周”的互动体验活动,如脸谱绘制、戏曲身段教学等,无需专业基础即可感受戏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