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王荣荣望江亭

京剧《望江亭》作为传统戏曲宝库中的经典剧目,源自元杂剧大家关汉卿的《望江亭中秋切鲙》,历经数百年舞台淬炼,以“智斗权奸”的核心情节、鲜明的人物塑造和深厚的艺术底蕴,成为展现中国女性智慧与勇气的代表作,演员王蓉蓉饰演的谭记儿,以其精湛的程派技艺与深刻的人物诠释,为这一经典角色注入了当代生命力,让“望江亭上巧斗权奸”的故事在新时代舞台上依然熠熠生辉。

京剧王荣荣望江亭

故事发生在南宋潭州才女谭记儿身上,她新寡后,在姑母李老撮合下,与正直的潭州太守白士中结为夫妻,幸福生活并未持续,权臣杨衙内久闻谭记儿美貌,心生觊觎,便以“贪赃枉法”之名诬告白士中,皇帝偏听偏信,赐予杨衙内势剑金牌,命其星夜赶往潭州,就地斩杀白士中,危急关头,谭记儿毅然决定挺身而出,她乔装打扮成渔妇,带着亲手烹制的鲙鱼,在望江亭设宴等候杨衙内,凭借过人的胆识、巧妙的言语和智慧,谭记儿以切鲙为名,用美酒灌醉杨衙内,趁机盗走势剑金牌与文书,最终化险为夷,不仅救下丈夫,更让仗势欺人的杨衙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全剧情节跌宕起伏,从夫妻团聚的温馨,到丈夫被诬的惊慌,再到智斗恶人的紧张,最终以大团圆结局,传递了“智胜强权”的价值观。

角色与行当分析

京剧《望江亭》的成功离不开对人物的精准刻画,其核心角色的行当设计与人物特质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戏剧张力。

角色 行当 人物特质 代表情节
谭记儿 青衣/花衫 聪慧机敏、外柔内刚、胆识过人,既有闺秀的温婉,又有智者的从容 乔装渔妇、望江亭盗宝、与杨衙内周旋
杨衙内 净(架子花脸) 仗势欺人、贪婪好色、愚蠢自负,是典型的权贵恶霸形象 诬告白士中、醉卧望江亭、势剑金牌被夺
白士中 老生 正直忠厚、忧国忧民,作为地方官,既有对百姓的责任,也有对妻子的深情 被诬问斩、夫妻重逢、感激谭记儿
李老 老旦 善良热心、成人之美,是推动谭白姻缘的关键人物 撮合谭记儿与白士中、鼓励谭记儿智斗杨衙内

艺术特色

《望江亭》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歌舞演故事”的综合性,唱腔、念白、表演三者完美融合,既展现了京剧程式的严谨,又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戏剧张力。

唱腔:西皮二黄交织,情感层次丰富
谭记儿的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根据情节变化灵活转换,细腻抒发人物内心,如“独守空帏”唱段,以西皮慢板起腔,旋律舒缓悠扬,王蓉荣通过“气口”的细腻控制,将“新守寡,心绪乱”的唱词处理得如泣如诉,尾音微微上挑,既表现了初嫁时的甜蜜,又暗含对未来的隐忧;而在“望江亭巧设计”唱段中,转为西皮流水板,节奏明快,字字铿锵,尤其是“盗宝”后的“智取势剑金牌”唱词,通过程派特有的“擲音”技巧,将喜悦之情藏于沉稳的唱腔中,展现出“智取”而非“强夺”的从容。

京剧王荣荣望江亭

念白:韵白京白结合,凸显人物性格
念白是《望江亭》中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谭记儿的念白以韵白为主,体现其才女身份,如与杨衙内初次交锋时,“这势剑金牌,可是朝廷所赐?”一句,语气看似随和,实则步步紧逼;而乔装渔妇时,则融入京白的爽朗,如“官人,切鲙要趁热”,既符合渔妇身份,又暗藏机锋,杨衙内的念白则充满油滑与自负,如“美人,陪本官饮一杯”,通过夸张的语调与肢体动作,将恶霸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表演:程式化与生活化融合,戏剧张力十足
《望江亭》的表演既有戏曲程式的严谨,又有生活化的灵动。“切鲙”一程是全剧高潮,王蓉荣通过细腻的水袖功、眼神戏,将渔妇的洒脱与谭记儿的沉着融为一体:手持切鲙刀时,手指轻巧颤动,仿佛真有鱼在手中;面对杨衙内时,眼神时而看似怯懦,时而突然犀利,如“盗宝”成功后,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随即恢复平静,这种“藏锋”的处理,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杨衙内“醉卧”时的表演则充满喜剧色彩,摇晃的身躯、含糊的言语,与谭记儿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戏剧的观赏性。

王蓉蓉的演绎亮点

作为程派传人,王蓉蓉在《望江亭》中对谭记儿的塑造,既传承了程派艺术的精髓,又融入了当代审美,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统一。

演绎维度 王蓉蓉的艺术处理 效果
唱腔 融合程派“脑后音”与“擞音”,唱腔幽咽婉转中透出刚劲,如“受逼迫”唱段,气口收放自如 展现谭记儿外柔内刚的性格,情感表达细腻深刻,既有闺秀的温婉,又有智者的坚定
表演 创新“渔妇步”与“切鲙手势”,将传统程式与生活动作结合,如“望江亭”眺望时,身形微倾 增强人物真实感,让观众更易共情,凸显“深入虎穴”的勇气与智慧
人物塑造 弱化传统“烈女”标签,强调“智勇双全”,突出谭记儿对家国的爱与对丈夫的情 塑造新时代女性形象,更具现代审美价值,传递“女性力量”的积极意义

文化价值与传承

《望江亭》通过谭记儿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智慧与勇气,更折射出“民能胜官、智能胜力”的朴素价值观,王蓉蓉的演绎则让这一经典剧目在当代焕发新生:她以程派艺术的严谨为基础,通过唱腔、表演、人物塑造的创新,让谭记儿从“传统才女”转变为“当代女性榜样”,其“智斗恶人”的故事不仅是对权贵的批判,更是对“以智慧解决问题”的倡导,该剧目的传承,不仅保留了京剧艺术的精髓,更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为京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京剧王荣荣望江亭

FAQs

Q1:京剧《望江亭》中,谭记儿的“渔妇扮相”有哪些服饰特点?如何体现人物身份?
A1:谭记儿乔装渔妇时,身着蓝布裤褂,腰系围裙,头戴斗笠,服饰色彩朴素,多采用蓝、灰等暗色调,与平日闺秀的鲜艳装扮形成对比,服饰细节上,围裙边缘有简单补丁,斗笠边缘略旧,既符合渔妇的身份特征,又暗合其“隐于市”的智斗策略——通过低调的扮相降低杨衙内的警惕,凸显其深入虎胆的勇气与智慧。

Q2:王蓉蓉的程派唱腔在《望江亭》中如何体现“幽咽婉转”的特点?这种唱腔对塑造谭记儿有何作用?
A2:王蓉蓉运用程派标志性“脑后音”发声,使唱腔如泣如诉,气息深沉而悠长,如在“独守空帏”唱段中,她通过“擲音”(声波微微颤抖)技巧,将“新守寡,心绪乱”的唱词处理得婉转动人,尾音轻收而不绝,仿佛有说不尽的委屈与忧虑;而在“盗宝成功”后的唱段中,虽是喜悦之情,却仍以“幽咽”的唱腔表现,避免过度张扬,凸显谭记儿“智取”后的沉稳与内敛,这种“刚柔并济”的唱腔,恰如其分地塑造了谭记儿外柔内刚、聪慧沉着的性格,让观众在感受艺术美感的同时,深入理解人物内心。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