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台作为传承与传播戏曲文化的重要平台,始终以“戏韵申城,声动百年”为宗旨,打造了一系列覆盖京剧、越剧、沪剧、昆曲、滑稽戏等多剧种的精品节目,无论是经典剧目的深度赏析,还是新编剧目的创新解读,亦或是名家名段的幕后故事,上海电台的戏曲节目始终以专业视角与人文情怀,陪伴戏迷度过每一个与戏相伴的时光,以下为近期戏曲节目预告,涵盖不同类型与时段,供广大听众朋友按需收听。
经典剧目赏析:品流派韵味,赏百年传承
《戏曲百花园》栏目本周将推出“京剧梅派经典周”,每日19:00-20:00播出,主持人将以“流派传承”为主线,深度解析梅派艺术的“中和之美”,周一至周三分别赏析《贵妃醉酒》的身段设计、《霸王别姬》的唱腔逻辑、《宇宙锋》的情感表达,特邀上海京剧院梅派传人史敏担任嘉宾,结合舞台实践拆解梅派“无动不舞”的表演精髓,周四、周五则聚焦青年新秀演绎的梅派新编戏《穆桂英挂帅》(青春版),探讨传统剧目在当代舞台的创新表达。
越剧迷们可关注周末10:00-12:00的《越韵流芳》,本周主题为“越剧流派·尹派专场”,节目将播放尹桂芳先生经典唱段《何文秀·桑园访妻》《沙漠王子·叹月》,并邀请尹派传人赵志刚做客直播间,分享尹派“唱腔质朴醇厚、表演细腻传神”的艺术特点,以及“尹派小生”在不同剧目中的角色塑造心得。
名家访谈:听戏骨故事,感艺术人生
《名家堂会》栏目本周日20:00-21:30推出“沪剧泰斗茅善玉专题访谈”,节目将回顾茅善玉从《星星之火》中的“杨桂英”到《雷雨》中的“繁漪”的艺术历程,重点探讨沪剧现代戏如何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以及“茅派唱腔”在传统【长腔长板】与【中板】基础上的创新突破,听众可通过“上海电台戏曲广播”微信公众号留言提问,优秀问题将有机会在节目中由茅善玉亲自解答。
周三21:00-22:00的《昆曲雅集》则邀请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黎安,围绕“昆曲小生的‘巾生’与‘雉尾生’”展开对话,节目将结合《牡丹亭·拾画》《长生殿·惊变》等经典剧目,解析不同行当的表演差异,并播放黎安近期新编昆曲《浣溪沙》的选段,展现昆曲在当代年轻群体中的传播与接受。
新编戏与地方戏:创新传承,百花齐放
为推动戏曲剧目创作,上海电台特设《新编剧目展播》栏目,本周六19:30-21:00播出滑稽戏《陈真与虹口》,该剧以上海虹口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滑稽戏特有的“噱头”与“冷幽默”,讲述老字号工匠的传承故事,展现海派文化的包容与创新,节目尾声还将邀请编剧分享创作心得,探讨滑稽戏如何平衡“喜剧效果”与“主题深度”。
地方戏爱好者可关注周一至周五23:00-24:00的《九州戏苑》,本周将聚焦“西北戏曲魅力”,先后播放秦腔《三滴血》、晋剧《打金枝》、豫剧《花木兰》的经典选段,并邀请上海戏剧学院戏曲研究所专家解读不同地方剧种的音乐特色与地域文化内涵。
戏迷互动:点播经典,共赴戏约
《戏迷点戏台》栏目作为听众互动的重要平台,每日12:00-13:00开放热线点播(021-62780997)与微信公众号留言,本周主题为“我的戏迷故事”,听众可分享与戏曲相关的难忘经历,优秀留言者将获得上海京剧院《龙凤呈祥》演出门票两张,节目每周日还将设置“名家教唱”环节,本周特邀沪剧演员钱程教授沪剧《罗汉钱·燕燕做媒》的经典唱段,戏迷可跟随音频同步学唱。
近期特别节目预告
- “中秋戏曲专场”:9月29日20:00-22:00,播出京剧《嫦娥奔月》、越剧《明月何时照我还》、沪剧《一曲琵琶动帝心》以“月”为主题的经典剧目,邀请上海戏曲广播听众乐团参与伴唱,营造传统佳节的文化氛围。
- “国庆京剧名家演唱会”:10月1日19:00-21:00,李军、史依弘、安平、胡洁等京剧名家将联袂献演,演唱《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现代京剧经典选段,致敬时代经典。
节目收听指引
为方便听众收听,上海电台戏曲节目已实现全平台覆盖:
- 频率:FM97.2(戏曲广播)、AM990
- 新媒体:“阿基米德”APP搜索栏目名、“上海电台戏曲广播”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节目预告与精彩片段。
相关问答FAQs
Q1:上海电台戏曲节目是否有重播?如何回听往期节目?
A1:大部分戏曲节目均安排重播,如《戏曲百花园》重播时间为次日0:00-1:00,《越韵流芳》重播时间为周六同一时段,听众可通过“阿基米德”APP进入对应节目页面,在“往期回顾”中回听近3期内容,部分经典栏目(如《名家堂会》)还提供节目音频下载功能。
Q2:非上海地区的听众如何收听上海电台戏曲节目?
A2:非上海地区的听众可通过以下方式收听:1. 登录“上海广播电视台”官网,点击“广播”板块选择“戏曲广播”在线收听;2. 下载“看看新闻Knews”APP,在“视听”栏目搜索“上海电台戏曲节目”;3. 使用第三方网络电台平台(如喜马拉雅、蜻蜓FM),订阅“上海戏曲广播”官方账号,即可收听直播与往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