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2017南京京剧艺术,传统韵味与现代碰撞出哪些精彩?

2017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南京在京剧艺术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演出活动丰富多元、传承体系持续完善、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为这座古都注入了深厚的文化活力,南京作为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徽班进京以来便与京剧艺术结下不解之缘,2017年的南京京剧艺术在坚守传统与创新发展中交相辉映,既展现了国粹的经典魅力,也探索了传承的新路径。

2017南京京剧艺术

在演出活动方面,2017年南京呈现了多场高水平的京剧盛宴,3月,南京保利大剧院举办了“名家名段京剧演唱会”,汇聚了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等京剧名家,演唱了《智取威虎山》《贵妃醉酒》《铡美案》等经典选段,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热烈,5月,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3周年,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在南京紫金大戏院推出“梅韵流芳”专场演出,青年演员李继隆、黄薇等演绎了《穆桂英挂帅》《宇宙锋》等梅派经典,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唱腔,再现了梅派艺术的婉约与大气,10月,南京举办“首届长江流域京剧艺术节”,吸引了来自上海、武汉、重庆等地的10余个京剧团体参与,展演了《曹操与杨修》《成败萧何》等新编历史剧,以及《三岔口》《拾玉镯》等传统折子戏,为观众呈现了京剧艺术的多元面貌,南京各大高校、社区也纷纷开展京剧惠民演出,如“京剧进校园”“社区京剧票友大会”等活动,让京剧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传承与教育领域,2017年南京注重京剧艺术的代际传承和人才培养,江苏省京剧院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开设“京剧表演本科班”,采用“院团融合”的培养模式,由剧院资深演员担任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京剧艺术储备了新生力量,南京市京剧团则启动“名家收徒计划”,邀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云亮、董源等老艺术家收徒传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京剧流派的艺术精髓,南京多所中小学将京剧纳入校本课程,开展京剧脸谱绘制、京剧身段体验等兴趣活动,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据统计,2017年南京共有30余所中小学开设了京剧相关课程,覆盖学生超2万人次。

文化交流方面,2017年南京京剧艺术积极“走出去”,扩大了城市文化影响力,5月,南京京剧团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在台北、高雄等地上演《霸王别姬》《锁麟囊》等剧目,受到台湾观众的热烈欢迎,增进了两岸文化认同,9月,南京承办“国际京剧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京剧研究专家与国内学者共同探讨京剧艺术的国际化传播路径,为京剧艺术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思路,南京京剧团体还与海外艺术机构合作,开展京剧工作坊,让外国友人体验京剧化妆、脸谱绘制等特色环节,推动京剧文化走向世界。

2017南京京剧艺术

2017年南京京剧艺术的发展,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弘扬,也是对艺术传承模式的创新与探索,通过丰富的演出活动、系统的传承体系和广泛的文化交流,南京让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建设“文化强市”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关问答FAQs

Q1:2017年南京有哪些重要的京剧演出活动?
A1:2017年南京举办了多场高水平京剧演出,主要包括:3月南京保利大剧院的“名家名段京剧演唱会”,于魁智、李胜素等名家参与;5月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在紫金大戏院推出的“梅韵流芳”专场演出,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0月“首届长江流域京剧艺术节”,汇聚上海、武汉等地京剧团体展演新编历史剧与传统折子戏;此外还有“京剧进校园”“社区京剧票友大会”等惠民演出,覆盖不同年龄层观众。

Q2:京剧在南京的传承发展有哪些特色举措?
A2:2017年南京京剧传承的特色举措包括:一是“院团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如江苏省京剧院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开设京剧表演本科班,由剧院演员任教;二是“名家收徒计划”,邀请周云亮、董源等老艺术家收徒传艺,传承流派精髓;三是京剧教育进校园,在30余所中小学开设京剧课程,开展脸谱绘制、身段体验等活动,推动京剧艺术普及教育。

2017南京京剧艺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