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中国戏曲学院房山校区有何新规划与特色?

中国戏曲学院房山校区作为学院办学空间的重要延伸,是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戏曲艺术传承创新的关键举措,校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毗邻良乡高铁站,交通便利,周边高校云集,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圈,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200亩,规划建筑面积超50万平方米,于2020年启动建设,2023年秋季部分投入使用,整体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校区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立足“戏曲人才培养、非遗传承保护、戏曲文化创新”三大核心功能,致力于打造集教学、实践、科研、国际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戏曲教育基地,为京津冀地区文化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戏曲学院房山

在设施建设方面,房山校区充分体现戏曲艺术特色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校区内各类教学设施功能齐全,满足戏曲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主要教学设施包括:专业排练楼,配备标准化把杆功房、毯功房、唱念教室及大小不一的排练厅,满足不同剧种、不同行当的日常训练需求;戏曲剧场群,包含一座1200座的大剧场和300座的小剧场,舞台采用现代化机械装置,可实现戏曲表演所需的“出将入相”“一桌二椅”等传统舞台调度与声光电特效的灵活切换;非遗传承中心,设立京剧、昆曲、越剧等20余个非遗项目工作室,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驻校指导,开展“口传心授”式教学;数字媒体实验室,引入VR、AR技术,开发戏曲动作捕捉、虚拟舞台设计等课程,推动传统戏曲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校区还建有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国际交流中心及生活配套设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与生活保障。

专业设置与教学模式上,房山校区紧密对接戏曲行业发展趋势,突出实践导向与跨界融合特色,校区首批开设表演(京剧、昆曲、地方戏)、戏剧影视导演(戏曲导演)、舞台美术设计(戏曲舞台)等本科专业,未来将逐步增设戏曲编剧、戏曲作曲、戏曲文化管理等相关专业,在教学模式上,推行“课堂+舞台+田野”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课堂教学夯实专业基础,邀请院团名家进校园开设大师课;舞台实践依托校区剧场及合作院团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剧目创排与惠民演出;田野调研则深入地方戏曲生态,开展非遗项目挖掘与保护研究,2023年秋季学期,校区学生参与创排的京剧现代戏《石评梅》在良乡剧场成功首演,既检验了教学成果,也实现了艺术生产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中国戏曲学院房山

房山校区的建设,对中国戏曲学院乃至全国戏曲教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有效缓解了学院校本部空间不足的压力,为扩大招生规模、优化专业布局提供了物理支撑;通过扎根房山、服务京津冀,校区积极融入地方文化建设,与房山区政府合作打造“戏曲文化小镇”,开发戏曲研学、主题文旅等项目,推动戏曲艺术从“殿堂”走向“民间”,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随着校区全面建成,这里将成为培养新时代戏曲人才的摇篮、非遗活态传承的基地、戏曲文化创新的策源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戏曲力量”。

相关问答FAQs

问:中国戏曲学院房山校区与校本部在办学定位上有何区别?
答:房山校区与校本部形成“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校本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侧重传统戏曲精英化培养与理论研究,保留“口传心授”的经典教学模式,聚焦京剧、昆曲等大剧种的高端人才培养;房山校区则更强调实践教学、跨界融合与服务地方,突出非遗传承保护与现代科技应用,面向行业需求培养复合型戏曲人才,同时承担戏曲文化普及、文旅融合等社会服务功能,二者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资源上形成互补,共同构建多层次戏曲教育体系。

中国戏曲学院房山

问:房山校区招生是否需要参加校考?有哪些特色招生政策?
答:房山校区招生纳入中国戏曲学院统一招生计划,考生需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文化课考试及学院组织的专业校考,不同专业校考形式有所差异:表演类(京剧、昆曲等)侧重基本功、剧目片段展示及模仿能力;导演类侧重创意构思、剧本分析及组织协调能力;舞台美术设计类侧重绘画基础、创意表达及戏曲舞美认知,特色政策方面,针对非遗传承相关专业,面向地方院团定向培养部分名额,对具有戏曲世家背景或地方戏曲特长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校区与房山区文旅局合作设立“戏曲文化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地方戏曲实践项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