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寿州救驾全本唱词讲述了怎样一段救驾故事?

京剧《寿州救驾》是一出以唐代“黄巢起义”为背景的历史剧,讲述了唐僖宗李儇在寿州被起义军围困,忠臣李克用(或艺术化人物“李存孝”)率部力战救驾的故事,全剧融合了唱、念、做、打,既有文臣的智谋,又有武将的勇猛,展现了“忠君报国”的传统主题,以下从剧情、经典唱段、艺术特色三部分展开,并以表格呈现核心唱词。

京剧寿州救驾全本唱词

唐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黄巢率军攻占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往寿州,起义军追兵至,寿州被围,城中粮草将尽,君臣危在旦夕,守将李克用(或李存孝)闻讯,联络各路藩兵,冒死杀入重围,经过“三闯敌营”“枪挑敌酋”等激战,最终击退起义军,护送僖宗脱险,全剧以“救驾”为主线,穿插了君臣的猜忌与信任、武将的勇武与忠义,情节跌宕,张力十足。

经典唱段选录

《寿州救驾》的唱词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不同行当的唱词风格迥异:老生(李克用)唱词苍劲悲壮,小生(僖宗)唱词婉转凄切,净角(起义军将领)唱词粗犷豪放,以下为核心唱段节选,以表格形式呈现:

角色 行当 唱段名称
李克用(李存孝) 老生/武生 【西皮导板】 战鼓擂旌旗飘杀声震天!
【西皮原板】 恨黄巢犯神州生灵涂炭,圣驾困寿州如鱼入渊,某奉诏星夜来救驾,哪怕他刀山火海我敢当先!
唐僖宗 小生/老生 【二黄导板】 困寿州愁眉难展泪如雨下!
【二黄慢板】 孤王有难多忠良,文武百官护驾忙,可叹长安锦绣地,一旦付与贼人掌,悔不该听谗言贬忠良,悔不该轻敌寇失边疆……
起义军将领 净角 【唢呐二黄】 占长安杀百姓如割草莽,管他个唐天子死活存亡!寿州城若得手反手可得,谁敢挡我起义军威名扬!
李克用(李存孝) 老生/武生 【西皮快板】 匹夫敢犯銮驾地,看爷取尔项上头!催动桃花马,紧握八宝枪,枪挑连环寨,马踏敌营盘!救圣驾,保江山,不灭黄巢誓不还!

唱词赏析

唱词紧扣“救驾”核心,人物性格鲜明,李克用的唱词多用“战鼓”“刀山”“火海”等刚劲意象,凸显其勇武忠义;如“哪怕他刀山火海我敢当先”,以短句叠用,节奏急促,展现其视死如归的决心,僖宗的唱词则以“愁眉难展”“泪如雨下”起兴,通过“悔不该”的反复咏叹,流露出懦弱君主的自责与惶恐,情感层层递进,净角唱词的“如割草莽”“反手可得”,狂妄中透着对唐室的轻蔑,与忠臣的忠义形成强烈对比。

京剧寿州救驾全本唱词

声腔设计上,导板多用于人物出场或情绪爆发(如李克用“战鼓擂”),原板、慢板用于叙事抒情(如僖宗“悔不该”),快板则表现激烈冲突(如李克用“枪挑连环寨”),唱腔与剧情、人物情感高度统一。

艺术特色

《寿州救驾》以“文武戏并重”见长:文戏中,君臣对峙的念白(如僖宗的“爱卿快快救孤!”与李克用的“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充满张力;武戏则以“开打”为核心,演员需展示“跳马”“摔叉”“对枪”等硬桥硬马的功夫,尤其李克用“闯营”一场,通过“过场”“翻跌”“亮相”等动作,将战场厮杀的紧张感具象化,脸谱、服装也极具象征性:李克用红脸表忠勇,僖宗黄蟒龙袍示皇权,起义军黑脸、花脸显奸诈,视觉冲击力强。

相关问答FAQs

Q1:京剧《寿州救驾》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是否完全符合史实?
A1:该剧取材于唐末“黄巢起义”“僖宗逃亡”的史实,但人物和情节有艺术加工,历史上,唐僖宗确实因黄巢起义逃往四川成都,而非寿州;“李克用救驾”是民间传说与戏曲创作的结合,旨在强化“忠臣护主”的主题,并非严格的历史记录。

京剧寿州救驾全本唱词

Q2:《寿州救驾》中武将的“开打”场面有哪些看点?
A2:武戏以“救驾突围”为核心,看点集中在“三闯敌营”:一是“马战”,演员通过“趟马”“圆场”展现战场奔袭;二是“步战”,如“枪挑敌将”“棍扫喽啰”,突出武生的“稳、准、狠”;三是“群打”,通过“翻跟头”“打出手”等技巧,营造千军万马的气势,尤其李克用“枪挑黄巢”的亮相,是全剧高潮,需演员具备扎实的腰腿功夫和舞台表现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