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河南豫剧包公赶考下集

包公带着书童包兴离开陈州老家,一路向汴京赶考,时值深秋,官道两旁的树叶被秋风染得金黄,却也挡不住北风的萧瑟,包公身着青布长衫,腰间系着一条旧布带,背上简单的行囊里除了几卷书,便是母亲连夜缝制的布鞋,包兴年纪虽小,却机灵懂事,牵着马缰绳走在前面,不时回头看看包公:“公子,前面就是清风镇了,咱们要不要进去歇歇脚,买些干粮?”包公点点头,勒住马缰,目光望向远处镇口飘着的酒幌子,眉头却微微蹙起——这镇口虽热闹,却见百姓面色愁苦,行人步履匆匆,与赶考路上的喜庆格格不入。

河南豫剧包公赶考下集

进了镇子,包公找了一家茶馆坐下,要了两碗粗茶,刚端起茶碗,就邻桌传来一阵压抑的哭声,循声望去,是个白发苍苍的老汉,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袄,跪在茶馆门口,手里举着一张状纸,嘴里反复念叨:“青天大老爷啊,给小老汉做主啊!”包公放下茶碗,示意包兴把老汉请过来,老汉姓张,是清风镇的张老汉,他跪在包公面前,老泪纵横:“公子爷,您行行好,给俺们做主啊!”原来,清风镇连年旱灾,颗粒无收,恶霸王霸天却勾结知县赵贪,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强占村民的田地,说是不交租就要收回土地,张老汉的孙子前几天饿极了,偷了王霸天家一个馒头,被王霸天的家丁活活打死,扔在村口示众。“俺们去县衙告状,赵贪那贪官不仅不受理,还把俺们几个告状的人打了板子,关了三天三夜啊!”张老汉说着,捶胸顿足,茶馆里的百姓也纷纷点头,附和着说王霸天和赵贪的恶行,有的甚至抹起了眼泪。

包公听完,胸中燃起一股怒火,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若百姓遭此苦难,为官者却视而不见,这朝廷的律法何在?他压下心中的愤慨,对张老汉说:“老汉莫急,我虽未及第,却也懂些律法,这状子我先收下,定会为你们讨回公道。”说罢,他从怀里掏出几文铜钱递给张老汉:“先去买些粮食度日,三日之内,我必让王霸天和赵贪给你们一个交代。”张老汉千恩万谢地走了,茶馆里的百姓也用期盼的目光看着包公,包公心中暗下决心:此番赶考,若不能为百姓伸冤,纵然金榜题名,又有何用?

当日下午,包公换了一身半旧的商人打扮,包兴则扮作小厮,两人来到王霸天的府邸外,只见朱漆大门上悬挂着“威震一方”的匾额,门口站着两个凶神恶煞的家丁,进出的不是达官贵人,就是地痞流氓,包公装作做粮食生意的,递上名帖说要见王员外,家丁见他衣着普通,本想打发,但见包公气度不凡,便进去通报了,王霸天是个五十多岁的胖子,脸上横肉堆砌,见包公“客气”,便假意热情地请进客厅,包公与他寒暄几句,便说想买些粮食运往外地,王霸天一听有利可图,顿时眉开眼笑:“好说好说,我清风镇的粮食可是最好的,价格也好商量。”包公顺势提出想看看粮仓,王霸天也不疑有他,带着包公来到后院的粮仓,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包公仔细查看,发现粮食下面埋的竟然是村民的口粮和种子,而粮仓的账本上,却写着“自家余粮千石”,包公心中有了数,不动声色地夸了几句王霸天的“善举”,便借口要回去筹钱,离开了王霸天家。

当晚,包公又让包兴买了些酒菜,来到县衙后墙的小巷里,他见县衙后门有个小厮偷偷溜出来,便上前搭话,原来这小厮是县衙厨子的徒弟,经常给赵贪和王霸天送信,包公塞给他几钱银子,套出赵贪和王霸天勾结的证据——原来王霸天每抢夺村民的田地,都会给赵贪送银子,赵贪则伪造地契,盖上县衙的大印,更可恨的是,赵贪还让王霸天在镇上开设赌坊、窑子,榨取百姓钱财,所得利润两人分赃,包公将这些线索一一记下,又让包兴连夜画了一张县衙的地图,标出了赵贪书房的位置。

河南豫剧包公赶考下集

第二天深夜,包公和包兴换上夜行衣,潜入县衙,赵贪贪恋美色,当晚在书房陪小妾,书房里只有两个家丁看守,包公用“点穴手”制服家丁,悄悄进入书房,在赵贪的桌暗格里找到了王霸天送银子的账本,以及伪造的地契和盖着县衙大印的空白文书,包公将这些证据一一收好,又在桌上留下一张字条:“赵贪、王霸天,恶贯满盈,三日之内,定叫你们伏法!”做完这一切,包公和包兴悄悄离开县衙,未惊动一人。

第三日清晨,包公在镇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公堂,搬来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贴出告示:“奉天承运,包拯奉旨赶考,路经清风镇,查得赵贪、王霸天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今日在此断案,百姓可前来诉苦。”消息传开,百姓们纷纷赶来,张老汉带着几个受害的村民,跪在公堂前哭诉冤情,王霸天听说后,带着一群家丁赶来,想驱散百姓,却被包公的随从(包公提前联系了当地几个正直的乡绅)拦住,不一会儿,赵贪也坐着轿子来了,他见包公只是个“书生”,不屑地说:“哪里来的狂徒,敢在我的地界上断案?”包公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账本、地契和空白文书,扔在桌上:“赵知县,王员外,这就是你们的‘证据’!你们强占民田,贪污受贿,草菅人命,还有何话可说?”

赵贪和王霸天一见证据,顿时吓得面如土色,瘫倒在地,包公当即宣布:“根据大宋律法,赵贪贪赃枉法,革去官职,押送汴京听候发落;王霸天欺压百姓,强占民田,论罪当斩,家产充公,分给受害百姓!”百姓们一听,纷纷跪下高呼:“青天大老爷!”张老汉捧着分到的粮食,老泪纵横:“谢谢青天大老爷,谢谢包公子!”包公扶起张老汉,说:“这是你们应得的,以后好好过日子,朝廷自有律法保护你们。”

处理完清风镇的事,包公和包兴继续赶路,虽然耽误了几天,但包公心中却无比踏实,他知道,这次赶考,不仅是为了一纸功名,更是为了将来能像先贤一样,为百姓撑起一片天,夕阳下,包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腰间的旧布带仿佛也变得格外坚实。

河南豫剧包公赶考下集

包公赶考下集关键事件与人物关系

关键事件 涉及人物 冲突焦点 包公行动
途经清风镇 包公、包兴 旱灾严重,民不聊生 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张老汉哭诉孙儿 包公、张老汉 恶霸虐杀百姓,官府包庇 安慰百姓,收集线索
套取王霸天信息 包公、王霸天 恶霸强占土地,造假账目 假意结交,获取账目
县衙密信 包公、赵贪 官商勾结,欺压百姓 夜潜县衙,偷取密信
公堂断案 包公、王霸天、赵贪、百姓 惩治恶霸,开仓放粮 亮明身份,宣读罪状

相关问答FAQs

问:豫剧《包公赶考》中,包公的额头月牙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包公额头上的月牙是豫剧中极具标志性的形象设计,其象征意义主要有三:一是“明辨是非”,月牙在夜晚能照亮黑暗,寓意包公能洞察真相,分清善恶;二是“日断阳夜断阴”,传说包公不仅能审理阳间案件,还能在夜间审理阴间冤案,月牙是其沟通阴阳的象征;三是“公正无私”,月牙洁白无瑕,代表包公清廉正直、不徇私情的品格,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他的“铁面”与“柔情”。

问:《包公赶考》下集中,包公为何能在未中状元时就惩治恶霸?
答:在传统戏曲中,“包公赶考”的故事带有“民间智慧”和“正义化身”的色彩,不完全受历史真实限制,剧中包公虽为赶考举子,但身负“清正廉洁”的家训和为民请命的初心,且皇帝曾授予其“先斩后奏”的特权(或尚方宝剑),这为他在赶考途中行使权力提供了合法性,他收集到的王霸天和赵贪的罪证确凿,符合“为民除害”的民间价值观,因此能果断惩治恶霸,体现“法理之外亦有人情”的传统戏曲精神,也强化了“包青天”的传奇形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