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中武将通用的

京剧中武将角色作为戏曲舞台上的重要形象,其艺术表现具有鲜明的程式化特征,形成了诸多通用的艺术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塑造了武将的威武形象,更承载着京剧“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美学追求,通过行当归属、脸谱象征、服饰形制、兵器特征、身段程式等共同构建起观众熟知的武将艺术符号。

京剧中武将通用的

行当归属:以武生与武净为核心

京剧武将的角色行当主要分属武生与武净(花脸),二者在表演侧重上各有分工但共性鲜明,武生是武将行当的主力,分为长靠武生与短打武生两类:长靠武生头戴盔缨、身着硬靠,多扮演气度恢宏的元帅或大将,如《长坂坡》中的赵云、《定军山》中的黄忠,通过“起霸”“趟马”等程式展现大将风度;短打武生身着紧身衣靠,动作轻捷灵活,多扮演侠客或勇猛校尉,如《三岔口》中的任堂惠、《武松打虎》中的武松,虽身份贴近市井,但武将身段与战斗范式仍通用,武净(花脸)则以架子花脸为主,多扮演性格粗犷或勇猛的武将,如《霸王别姬》中的项羽、《芦花荡》中的张飞,通过脸谱的夸张造型与炸音唱念凸显人物性格,其身段动作虽较武生更显豪放,但“扎架”“亮相”等核心程式与武生一脉相承。

脸谱象征:颜色与纹饰的性格密码

武将脸谱是京剧“寓褒贬、别善恶”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通用色彩与纹饰传递人物性格与身份,红色脸谱代表忠义勇猛,如关羽的红脸“整脸”,眉间勾“月牙”纹象征“卧蚕眉”,凸显其“义薄云天”的形象;黑色脸谱象征刚直不阿或勇猛鲁莽,如张飞的“十字门脸”,黑底勾“蝴蝶”纹,配“环眼”与“卷云”眉,展现其粗中有细的性格;白色脸谱多用于奸诈之徒,如曹操的“水白脸”,细眉吊眼,勾“奸纹”,暗示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谋;蓝色脸谱代表粗犋骁勇,如窦尔敦的“蓝花三块瓦脸”,额勾“蝙蝠”纹,彰显其“绿林好汉”的豪放;金色脸谱则多用于神佛或异族武将,如《闹天宫》中的二郎神,金脸配“三目”,象征其“法力无边”,眉、眼、鼻、口的纹饰也有通用范式:“眉间纹”多作“火焰”“寿”字状,显威严;“眼窝纹”分“吊眼”“垂眼”,辨善恶;“鼻窝纹”常勾“葫芦”“蝴蝶”,增气势,这些色彩与纹饰的组合,使观众无需台词即可辨识人物善恶,形成“脸谱即性格”的通用认知。

服饰形制:靠旗与靠甲的威仪符号

武将服饰以“靠”(铠甲)为核心,形制严谨且象征意义丰富,是身份与等级的外化,靠由“靠领”“靠身”“靠袖”“靠腿”“靠旗”五部分构成,其中靠旗为武将专属:旗面多与靠身同色(如红靠配红旗、黑靠配黑旗),旗杆长一丈余,插于背后靠圈,既象征“帅”或“将”的威严,又通过舞动时的“旗花”展现战斗的激烈,靠肚(胸前护心镜)是装饰重点,多绣“虎头”“龙纹”“日月”等图案:虎头象征勇猛,龙纹代表帝王亲信,日月寓意“明察秋毫”,靠甲(肩、臂、腿部的甲片)以鱼鳞状排列,外罩缎面,分“硬靠”(甲片坚硬,动作沉稳)与“软靠”(甲片柔软,动作灵动),通用形制下,颜色成为区分人物的关键——红靠(关羽)、黑靠(张飞)、白靠(赵云)、绿靠(马超)、黄靠(宇文成都),对应“五行”象征,形成“色分五属”的通用体系,武将常配“云肩”(肩部饰物,绣“如意纹”“水纹”)、“玉带”(腰间束带,材质分金、玉、革,等级分明)、“虎头鞋”(靴头饰虎头,寓意“虎虎生威”),共同构建出“甲胄鲜明、威风凛凛”的视觉符号。

兵器特征:形制与“趟子”的战斗语言

武将兵器不仅是战斗工具,更是人物性格与武艺风格的延伸,其形制与使用套路具有高度通用性,长兵器以“枪、戟、刀、锤”为主:枪为“百兵之祖”,分“大枪”(杆长九尺,如赵云的亮银枪)、“花枪”(枪缨飘洒,如罗成的五钩枪),使用时“枪花”翻飞,配合“扎、挑、拨、扫”等动作,展现“轻灵迅捷”;戟为“兵器之王”,如吕布的方天画戟,戟杆红缨,戟刃月牙,使用时“劈、砍、挂、架”大开大合,凸显“霸气无双”;刀为“百兵之胆”,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刀背青龙纹,刀头环首,使用时“劈、砍、撩、抹”势大力沉,体现“刚猛忠义”;锤为“力之象征”,如李元霸的擂鼓瓮金锤,锤头金漆,锤链锁扣,使用时“砸、擂、抡、砸”威猛无俦,彰显“神力无双”,短兵器则以“剑、锏”为辅:剑多用于儒将(如岳飞),剑鞘雕龙纹,剑穗为红色,动作“刺、撩、点、崩”潇洒飘逸;锏为“护身之器”,如秦琼的瓦面金装锏,锏面金漆,锏柄龙头,使用时“砸、打、挡、砸”刚柔并济,寓意“正义之锏”,兵器的使用套路(“趟子”)如“枪架子”“刀架子”“锤架子”,均由固定动作组合而成,如“四击头”亮相后的“背花”“涮腰”,既是战斗逻辑的呈现,也是观众识别武将类型的关键。

京剧中武将通用的

身段程式:从“起霸”到“亮相”的叙事逻辑

武将身段是京剧“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美学的集中体现,通过通用程式完成“整装—行进—战斗—收势”的叙事闭环。“起霸”是武将出场前的标志性程式,源于明代传奇《千金记》中韩信“登拜将台”的表演,后成为武将“整装束甲”的通用范式:演员通过“正霸”(整冠、束带、踢腿、亮相)、“反霸”(转身、甩袖、跨腿、亮相)、“全霸”(正反霸结合,加“涮腰”“蹦子”)等动作,展现武将“临战前的威严”,如《挑滑车》中高宠的“起霸”,通过“踢腿”“云手”“翻身”等动作,凸显其“少年将军”的飒爽英姿。“走边”则是武将夜间潜行或侦查时的通用身段,分“单边”(单人)、“双边”(双人)、“两边”(多人),通过“矮子步”“蹉步”“飞腿”“探海”等动作,配合“软四击”锣鼓,展现“轻功卓绝”,如《恶虎村》中黄天霸的“走边”,通过“鹞子翻身”“燕子三抄水”等动作,凸显其“江湖侠客”的敏捷。“趟马”是武将骑马动作的程式化呈现,演员执马鞭,通过“勒马”“扬鞭”“趟马步”“旋转”等动作,配合“急急风”锣鼓,展现“行军疾驰”或“战场冲锋”,如《长坂坡》中赵云的“趟马”,通过“圆场”“摔叉”“抢背”等动作,再现“单骑救主”的惊险。“亮相”是武将动作的定格,分“正亮相”(面向观众,如“托塔亮相”)、“斜亮相”(侧身,如“望月亮相”)、“托举亮相”(手持兵器,如“托枪亮相”),配合眼神的“凝神”“怒视”“环视”,既展现人物内心,又强化舞台画面感。“翻跌”类动作如“抢背”“僵尸”“窜毛”“蛮子”,是武将战斗中的“高潮段落”,通过“摔、扑、滚、翻”展现“激烈搏斗”,如《阳平关》中黄忠与夏侯渊的“对枪”,配合“抢背”“僵尸”,凸显“老将阵亡”的悲壮。

锣鼓经与念白:节奏与气势的声腔塑造

锣鼓经是武将表演的“声腔骨架”,通过通用节奏控制动作的张弛与情绪的起伏。“急急风”是最常用的战斗锣鼓,节奏急促(仓才 仓才 仓才 仓),配合武将“上场”“冲锋”“打斗”,营造“紧张激烈”的氛围;“四击头”是亮相前的铺垫,节奏分明(八大仓 七仓 仓才 仓),配合“整冠”“勒马”“亮相”等动作,凸显“威严霸气”;“长锤”是行进或对话时的节奏,节奏平稳(仓 才 仓 才 仓 才 仓),配合“趟马”“走边”等动作,展现“行军有序”;“抽头”是动作转换的过渡,节奏轻快(仓 才 乙才 仓),配合“翻跳”“转身”等动作,增强“动作的连贯性”;“尾声”是战斗结束的收束,节奏舒缓(仓 才 乙才 仓),配合“收势”“退场”,营造“尘埃落定”的氛围,念白方面,武将以“韵白”(湖广韵)为主,字正腔圆,气势雄浑,如“末将听令!”“点兵点将!”“贼子休走!”等台词,通过“炸音”(如张飞的“哇呀呀!”)与“沉音”(如关羽的“嗯!”)凸显人物性格,偶用“京白”(如《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增加“生活气息”,但整体以“铿锵有力”为通用标准,与锣鼓经共同塑造“声震屋瓦”的武将气势。

京剧武将的通用艺术元素,是京剧“程式化”与“象征性”美学的集中体现,从行当的分工协作,到脸谱的色彩密码;从服饰的形制象征,到兵器的战斗语言;从身段的叙事逻辑,到锣鼓与念白的声腔塑造,这些元素既形成了“武将”这一角色的集体艺术记忆,又通过细微的差异(如靠的颜色、兵器的形制、脸谱的纹饰)区分不同人物,实现了“共性中见个性”的艺术效果,正是这种“通用”与“独特”的辩证统一,使得京剧武将跨越时代,成为观众心中永恒的艺术符号。

相关问答FAQs

Q1:京剧武将的靠旗为什么多为四面,有什么象征意义?
A:靠旗是武将专属的标志性服饰,多为四面(也有双面或单面,较少见),其象征意义主要有三:一是“身份标识”,四面靠旗对应古代武将“帅”或“将”的等级,如元帅可配四面靠旗,偏将则减为两面;二是“威仪象征”,靠旗高耸,舞动时如“旗海翻腾”,既展现武将的“威风凛凛”,又通过“旗花”动作强化战斗的“激烈感”;三是“美学平衡”,靠旗位于背部,与胸前的靠肚、肩部的云肩形成“前呼后应”的视觉对称,使武将整体形象更加“饱满庄重”,靠旗的材质多为缎面,颜色与靠身一致,如关羽的红靠配红旗,张飞的黑靠配黑旗,进一步强化了人物性格的视觉传达。

京剧中武将通用的

Q2:京剧武将脸谱中“红脸”和“黑脸”分别代表什么性格?如何区分?
A:红脸与黑脸是京剧武将脸谱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色彩,性格象征与区分方式如下:

  • 红脸:代表“忠义勇猛”,核心性格是“义”与“忠”,如关羽的红脸,眉间勾“月牙”纹,眼窝勾“卧蚕”纹,整体线条刚劲,凸显其“义薄云天”“忠君爱国”的形象;又如《岳母刺字》中岳飞的红脸,虽无关羽的“整脸”夸张,但红底配“寿”字眉,象征“精忠报国”的赤诚。
  • 黑脸:代表“刚直不阿”或“勇猛鲁莽”,核心性格是“直”与“猛”,如张飞的“十字门脸”,黑底勾“蝴蝶”纹,眼窝吊起,眉间卷云,凸显其“粗中有细”“勇猛过人”的特点;又如《包公赔情》中的包拯(虽为文官,但脸谱属武净体系),黑脸配“月牙”纹,象征“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区分时,除颜色外,还可关注纹饰细节:红脸多配“寿字纹”“月牙纹”,线条流畅;黑脸多配“蝴蝶纹”“卷云纹”,线条粗犷;红脸人物多为“正面英雄”,黑脸则兼具“勇猛”与“正直”的双重特质,性格层次更丰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