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裘盛戎如何塑造姚期这一经典京剧花脸形象?

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裘盛戎,是20世纪京剧界最具影响力的裘派艺术创始人,其以浑厚醇厚、刚柔相济的唱腔和细腻传神的表演,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舞台形象,而东汉名将姚期,正是他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裘盛戎通过《姚期》(又名《草桥关》)一剧,将姚期忠勇沉稳、忠君爱国的性格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京剧花脸表演的典范之作。

京剧裘盛戎姚期

裘盛戎塑造的姚期,突破了传统花脸“重唱轻做”的局限,实现了唱、念、做、舞的完美融合,在唱腔上,他充分发挥“裘派”特色,以“擞音”“脑后音”等技巧,赋予唱腔极强的穿透力与感染力,例如姚期出场时的“皇恩浩荡如山重”唱段,起腔沉稳大气,中段节奏渐快,通过抑扬顿挫的旋律变化,既展现了姚期身为老将的威严,又暗含对朝堂局势的警觉;而在“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等核心唱段中,他则用醇厚中带着苍凉的音色,将姚期以国家为重、苦劝刘秀的忠心赤诚娓娓道来,字字铿锵,情真意切,念白方面,裘盛戎摒弃了传统花脸的“炸音”,采用韵白与京白结合的方式,既保留了花脸的浑厚,又增强了语言的叙事性与情感张力,如姚期得知儿子姚刚闯祸时的念白,先是震惊,继而痛心,最后强压怒火,层次分明,极具戏剧张力。

在表演上,裘盛戎注重通过身段、眼神与表情刻画人物内心,姚期作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身份尊贵但性格内敛,裘盛戎通过稳健的台步、沉穆的身姿,塑造了其老将的威仪;而在面对君王时的恭谨、得知儿子犯难时的焦虑、最终忍痛责子时的悲愤,又通过眼神的细微变化(如从凝重到焦急再到痛心)和面部表情的松弛有度,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外化于舞台,这种“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表演,使姚期这一形象既具有历史人物的厚重感,又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裘盛戎对姚期的塑造,不仅是对传统花脸艺术的革新,更将人物塑造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他通过唱腔的“柔”与表演的“刚”相结合,既展现了花脸行当的磅礴气势,又赋予了角色细腻的情感层次,使姚期成为京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经典形象,其艺术成就不仅影响了后世花脸演员的表演风格,更推动了京剧花脸艺术的现代化发展,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树立了标杆。

京剧裘盛戎姚期

艺术维度 裘盛戎塑造姚期的特点 代表作品体现
唱腔艺术 以“擞音”“脑后音”为核心,刚柔并济,醇厚苍凉 “皇恩浩荡如山重”“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念白处理 韵白与京白结合,兼具浑厚与叙事性,情感层次丰富 得知姚刚闯祸时的念白,震惊、痛心、克制
表演风格 身段沉稳威仪,眼神表情细腻传神,形神兼备 面君时的恭谨、责子时的悲愤

FAQs

  1. 问:裘派花脸与金派、郝派花脸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裘派花脸以“唱”为核心,强调唱腔的醇厚细腻与情感表达,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金派(金少山)则嗓音高亢洪亮,气势磅礴,以“架子花脸”的功力见长,表演更具夸张性;郝派(郝寿臣)擅长“衰派”老生与花脸结合,念白苍劲,表演质朴,更侧重于人物的沧桑感与生活化表现,三者风格各异,共同构成了京剧花脸艺术的多元格局。

  2. 问:《姚期》为何能成为裘盛戎的代表作?
    答:《姚期》集中体现了裘盛戎的艺术造诣:其一,剧目本身情节跌宕,人物性格复杂(忠君、教子、忧国),为表演提供了广阔空间;其二,裘盛戎通过唱腔革新(如将老生腔调融入花脸唱腔)、表演细腻化,突破了传统花脸“脸谱化”的局限,使姚期成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其三,该剧唱段流传极广,如“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等成为裘派经典,其艺术价值与影响力超越了单一剧目,成为裘派艺术的标志性符号。

    京剧裘盛戎姚期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