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你们在看戏曲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舞台上那些脸上画着五彩脸谱、看起来威风凛凛的角色?他们就是戏曲里特别有意思的“花脸”,也叫“净角”,花脸的脸谱五颜六色,图案夸张,就像给角色穿上了“花衣服”,一看就能知道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性格是勇猛还是滑稽,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花脸,看看这些有趣的脸谱图片,了解背后的故事吧!
花脸是戏曲里的一种重要角色,他们通常扮演性格鲜明、有特殊身份的人,比如将军、大臣、神仙或者妖怪,和穿得清清爽爽的“生角”、唱得细细柔柔的“旦角”不一样,花脸一出场就自带“大明星”气场——脸上的脸谱是他们的“名片”,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藏着不同的秘密呢!红色脸谱代表忠勇正直,像《三国演义》里的关羽,红脸长胡子,一看就是值得信任的好汉;黑色脸谱表示刚正不阿,铡美案》里的包拯,黑脸额头上还有个月牙,象征他能分清好人坏人,连鬼神都怕他;白色脸谱通常代表奸诈狡猾,像曹操,白脸细眼睛,一看就不是“好人”;蓝色和紫色脸谱代表勇猛暴躁,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些剧种里是红脸,但花脸角色常有),蓝脸金睛,神通广大;黄色脸谱则代表勇猛又有点鲁莽,水浒传》里的典韦,黄脸暴脾气,打仗时像个小坦克,这些颜色就像密码,小朋友只要记住“红忠黑直白奸诈”,就能看懂花脸的“性格密码”啦!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清楚地认识花脸,我们来看看几种常见花脸角色的脸谱特点吧!这里有个小表格,简单明了哦:
脸谱颜色 | 代表人物 | 性格特点 | 经典剧目举例 |
---|---|---|---|
红色 | 关羽(红脸关公) | 忠勇、义气、重情义 | 《单刀会》《华容道》 |
黑色 | 包拯(包青天) | 刚正、清廉、断案如神 | 《铡美案》《打龙袍》 |
白色 | 曹操(白脸奸臣) | 奸诈、多疑、心机重 | 《斩华雄》《横槊赋诗》 |
蓝色 | 张飞(黑花脸) | 勇猛、暴躁、直爽 | 《芦花荡》《三英战吕布》 |
黄色 | 典韦(黄脸将) | 勇猛、鲁莽、忠诚 | 《战宛城》《许褚斗典韦》 |
除了颜色,花脸脸上的图案也藏着小故事呢!比如包拯的脸谱上,除了月牙,额头上还有“太极图”,象征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张飞的脸谱上,豹头环眼,鬓边卷曲的毛发是用线条画出来的,看起来特别有劲儿;有些神仙角色的脸谱上会有“云纹”“火焰纹”,大闹天宫》里的巨灵神,脸谱上画着闪电一样的花纹,一看就知道法力高强,这些图案可不是随便画的,都是老祖宗根据角色的身份和经历设计出来的,每一笔都有讲究!
小朋友们可能会问:“花脸的脸谱这么复杂,是不是很难画呀?”其实呀,画脸谱可是个技术活,需要专门的师傅用毛笔一点点勾勒,不过现在有很多专门给儿童看的花脸图片,有的是卡通版的,把复杂的图案简化成可爱的线条,颜色更鲜艳;有的是剧照版的,能清楚看到演员脸上的细节;还有的是绘本里的插图,配上简单的故事,包拯铡陈世美”“张飞大战长坂坡”,小朋友一边看图片,一边听故事,就能很快记住花脸的特点啦!
给儿童看的花脸图片,一般会选颜色鲜明、图案清晰的,避免太复杂的线条,让小朋友一眼就能看懂,比如关羽的红脸,重点突出“红”色,加上长长的胡子,看起来又威风又亲切;包拯的黑脸,月牙要画得大大的、圆圆的,像天上的月亮一样,小朋友会觉得很有趣;张花的脸谱,眼睛可以画得圆圆的,像铜铃一样,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像在喊“燕人张翼德在此!”,这样的图片特别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家长和老师如果想用花脸图片教小朋友认识传统文化,可以这样做:先找几张不同颜色的花脸图片,让小朋友猜“这个花脸是好人还是坏人”,然后告诉他们颜色代表的意义;再找几张经典剧目的剧照,三英战吕布》里关羽、张飞、吕布的花脸,让小朋友比一比谁的脸谱颜色最鲜艳,谁的图案最特别;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画简单的花脸脸谱,用彩笔在纸上涂颜色,画自己喜欢的图案,比如给“好人花脸”画红色,给“坏人花脸”画白色,再画个太阳或者月亮当装饰,这样既好玩又能记住知识!
花脸脸谱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它用色彩和图案讲述了几百年的故事,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审美,小朋友多看看花脸图片,不仅能认识戏曲角色,还能了解历史故事,比如关羽的故事讲的是“忠义”,包拯的故事讲的是“公正”,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下次再看戏曲时,小朋友可以仔细找找舞台上的花脸,看看他们的脸谱是什么颜色,画了什么图案,猜猜他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吧!
相关问答FAQs
问:儿童适合看哪些戏曲中的花脸角色剧目?
答:适合儿童的花脸剧目通常剧情简单、角色鲜明,推荐《铡美案》(包拯断案,正义感强)、《三国演义》选段(如《单刀会》关羽的忠勇、《三英战吕布》张飞的勇猛)、《大闹天宫》(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武松打虎》(武松的刚猛),这些剧目花脸脸谱色彩鲜艳,故事有教育意义,能让孩子在欣赏中感受戏曲魅力。
问:如何用花脸图片引导孩子对戏曲产生兴趣?
答:可以从“看图猜故事”开始,找几张经典花脸图片(如红脸关羽、黑脸包拯),让孩子先观察颜色和图案,猜测角色性格和故事;再结合绘本或动画(如《戏曲猫》系列动画里有花脸角色),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讲剧情;还可以一起动手画脸谱,用安全颜料在脸上或纸上画,让孩子体验“变脸”的乐趣,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