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大登殿全剧唱段

京剧《大登殿》是传统剧目《红鬃烈马》中的核心一折,讲述薛平贵历经十八年磨难,最终登基为帝,与王宝钏、代战公主夫妻团聚,并惩处奸臣王允的故事,全剧以唱段为核心,通过不同行当的唱腔设计,精准刻画人物情感与戏剧冲突,被誉为“老生、青衣、旦角”唱腔艺术的集大成者,以下从剧情脉络出发,逐段解析全剧核心唱段的艺术特色与情感内涵。

京剧大登殿全剧唱段

登殿威仪:薛平贵的帝王气象与复杂心绪

《大登殿》开篇即以“金殿”场景奠定全剧基调,薛平贵身着龙袍,在群臣朝拜中登场,其核心唱段“金牌调来银牌宣”堪称老生唱腔的典范,此段以西皮导板起头,“金牌调来银牌宣,王宝钏打坐昭阳院”,导板高亢激越,似金石掷地,瞬间将帝王威仪烘托而出;转西皮原板后,唱腔转为沉稳有力,“想起了王宝钏在寒窑受苦十八年”,字字含情,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亦暗含对糟糠之妻的愧疚。

薛平贵在金殿上面对王允父女时的唱段更显性格层次,当王允称臣时,他唱“老丈人随上金殿来,寡人有话听明白”,唱腔中带着几分戏谑与威严;提及王宝钏时,又转为“她为我受尽千般苦,她为我吃尽万般难”,西皮二板的运用让情感更显绵长,老生唱腔的“擞音”与“颤音”在此处恰到好处,既表现了帝王的威严,又流露出一丝对故人的柔情。

寒窑重逢:王宝钏的悲喜交加与坚贞品格

王宝钏的唱段是《大登殿》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尤以“一马离了西凉界”最为经典,此段以西皮导板起唱,“一马离了西凉界”,导板中带着久别归乡的急切与对过往的感慨;转西皮原板后,“不由人一阵阵珠泪洒胸怀”,唱腔婉转凄美,青衣的“擞音”与“滑音”将王宝钏十八年寒窑的辛酸与重逢的激动交织在一起。

当薛平贵认出她时,王宝钏的唱段转为“夫妻们相会在金銮殿”,西皮流水的节奏加快,字字清晰,既有对命运弄人的感慨,也有对夫妻团圆的期盼。“开言来叫声代战公主”一段,她以青衣的“柔腔”与代战公主对话,既显大度,又暗藏对自身地位的坚守,将王宝钏外柔内刚的品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京剧大登殿全剧唱段

别宫情愫:代战公主的直率与深情

代战公主作为西凉女将,其唱段充满少数民族的豪爽与柔情。“我和你少年夫妻就过几年”以西皮二黄转调的独特设计,凸显其身份的特殊性,开篇“我和你少年夫妻就过几年”用明快的西皮二黄,表现她对薛平贵的依恋;“西凉国内常思念”转为低回的唱腔,流露出对故土的牵挂与对丈夫的深情。

当王宝钏出现时,代战公主的唱段更显戏剧张力,“她本是你的结发夫妻”一句,既有对王宝钏的认可,也藏着一丝少女的羞涩,旦角的“花腔”运用让人物性格鲜活立体,展现了她敢爱敢恨、直率真诚的特质。

金殿定音:情感与权力的最终调和

全剧高潮部分,薛平贵以“三击掌”惩处王允,唱段“昔日里韩信受胯下”借古喻今,西皮快二板的节奏铿锵有力,既有对奸臣的震慑,亦显帝王的政治智慧,而当王宝钏求情时,他唱“非是寡人把你来怪罪”,唱腔转为柔和,体现了对妻子的尊重与对家庭和谐的重视,最终以“一家大小在宫闱”收尾,西皮散板的舒缓节奏预示着大团圆结局,唱腔中既有对过往的释然,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全剧核心唱段概览

唱段名称 所属角色 行当 核心情感 唱腔特点
金牌调来银牌宣 薛平贵 老生 帝王威仪、对王宝钏的愧疚 西皮导板+原板,苍劲有力
一马离了西凉界 王宝钏 青衣 久别归乡的激动、十八年辛酸 西皮导板+原板+流水,婉转凄美
我和你少年夫妻 代战公主 旦角 对薛平贵的依恋、直率深情 西皮二黄转调,豪爽中带柔情
昔日里韩信受胯下 薛平贵 老生 惩处奸臣的政治决断 西皮快二板,节奏明快

《大登殿》的唱段设计堪称京剧艺术的精华,通过老生的沉稳、青衣的婉转、旦角的明快,将人物的情感与命运娓娓道来,无论是薛平贵的帝王心术与儿女情长,王宝钏的坚贞不与悲喜交加,还是代战公主的直率与深情,都在唱腔中得到完美诠释,使其成为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之作。

京剧大登殿全剧唱段

相关问答FAQs

Q1:《大登殿》中薛平贵的“金牌调来银牌宣”为何成为经典老生唱段?
A1:“金牌调来银牌宣”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在于其唱腔设计的层次感:以西皮导板开篇,高亢激越,瞬间展现帝王威仪;转西皮原板后,唱腔沉稳有力,通过“擞音”“颤音”等技巧,将薛平贵对王宝钏的愧疚与追忆融入字里行间,既显帝王身份,又露凡人情感,唱段内容精准刻画了人物性格——既有得志后的威严,也有不忘旧情的柔软,复杂的心理活动通过唱腔得以外化,成为老生行当“唱念做打”中“唱”的典范。

Q2:王宝钏的“一马离了西凉界”如何通过唱腔塑造人物形象?
A2:“一马离了西凉界”通过青衣唱腔的独特技巧塑造了王宝钏的立体形象,开篇西皮导板“一马离了西凉界”用高亢的音调表现她归心似箭的急切;转西皮原板后,“不由人一阵阵珠泪洒胸怀”以“擞音”模拟哽咽之声,将十八年寒窑的辛酸与重逢的激动交织,凸显其“苦守”与“坚韧”;西皮流水部分的“夫妻们相会在金銮殿”则节奏加快,字字清晰,既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团圆的期盼,青衣的“柔腔”与“刚音”结合,将王宝钏外柔内刚、忠贞不渝的品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成为青衣唱腔的“活教材”。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