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2020长治市戏曲大赛,谁问鼎冠军?精彩亮点有哪些?

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长治市以“弘扬戏曲文化,传承上党精髓”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一场兼具艺术水准与文化深度的戏曲大赛,这场大赛不仅是对长治深厚戏曲底蕴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特殊时期下提振文化自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为古韵上党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0长治市戏曲大赛

长治作为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等地方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拥有“戏曲之乡”的美誉,上党梆子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粗犷豪放的风格,成为晋东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2020年长治市戏曲大赛的举办,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大赛由长治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市戏剧研究院、市群众艺术馆具体承办,自2020年9月启动筹备,至10月18日决赛落幕,历时一个月,吸引了全市13个县区及周边晋城、晋中地区的68支戏曲团队、1200余名选手参与,涵盖专业院团、民间剧团、业余票友等多个群体,参赛年龄从12岁至75岁,实现了老中青幼四代同台,展现了戏曲艺术的生生不息。

大赛在赛程设置上兼顾专业性与普及性,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采用“传统戏与现代戏并重、折子戏与整本戏结合”的竞赛形式,初赛于10月12日至13日在长治市群众艺术剧院举行,68支队伍围绕折子戏展开角逐,重点考察选手的基本功与唱腔表现力,复赛阶段(10月15日至16日)移师潞州区文化宫,30支晋级队伍通过整本戏片段展示,综合考量剧本编排、人物塑造及舞台呈现能力,决赛于10月18日晚在长治大剧院拉开帷幕,12支顶尖团队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戏曲盛宴,其中既有《三上轿》《徐策跑城》等经典上党梆子传统剧目,也有《逆行天使》《太行娘亲》等反映时代精神的新编现代戏,为观众呈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为确保公平公正,大赛邀请了5位省内外戏曲专家、知名演员及学者组成评委组,从唱腔、表演、剧本、乐队伴奏、服装道具五个维度进行评分,评分标准细化量化,其中唱腔占比40%,表演占比30%,凸显了戏曲“以声传情、以形写神”的核心特质。

2020年长治市戏曲大赛的一大亮点在于其“破圈”传播与群众参与度的提升,受疫情影响,大赛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模式,初赛阶段通过长治市融媒体中心平台进行全程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50万人次,线上投票互动超10万次,打破了传统戏曲演出的时空限制,大赛特别设置了“最佳人气票友”评选环节,鼓励业余爱好者通过短视频平台上传表演片段,参与话题互动,其中潞州区票友张大爷演唱的《辕门斩子》选段,凭借质朴的情感和扎实的功底,获线上投票冠军,展现了群众对戏曲的深厚热爱,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大赛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如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的青年演员李娜,凭借《穆桂英挂帅》中“辕门斩子”一折,以高亢嘹亮的唱腔和英姿飒爽的表演斩获“最佳新人奖”,为戏曲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壶关县民间戏剧团改编创作的抗疫题材现代戏《逆行天使》,将医护人员在抗疫前线的感人事迹融入上党梆子唱腔,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韵味,又充满了时代气息,被评委评为“特别创新奖”,实现了戏曲艺术与时代主题的有机融合。

2020长治市戏曲大赛

大赛的社会影响远超舞台本身,成为推动长治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文化传播层面,《山西日报》《长治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大赛进行了深度报道,长治电视台制作了专题纪录片《戏韵长治安康》,系统展示了大赛筹备、比赛及幕后故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起#2020长治戏曲大赛#话题,累计播放量达800万次,让上党戏曲通过网络走向全国,在群众文化层面,大赛期间同步举办了“戏曲进社区”“戏曲进校园”活动,组织专业演员走进潞州区紫金街道、长治实验小学等地,开展戏曲知识讲座、脸谱绘制体验、身段教学等互动环节,吸引了3000余名青少年参与,培养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在文旅融合层面,大赛结合长治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推出了“戏曲+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将戏曲演出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黄崖洞兵工厂等景点串联,吸引了周边地市游客前来观看,带动了当地文旅消费,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展望未来,2020年长治市戏曲大赛的成功举办,为长治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大赛不仅挖掘了一批优秀戏曲人才,整理出12部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如《杨八姐游春》《秦香莲后传》),并录制视频存档,建立了“长治戏曲数字资源库”,大赛也推动了戏曲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长治市计划将戏曲大赛打造为年度品牌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并依托长治学院、长治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戏曲表演专业定向班,构建“院校培养+剧团实践+大赛选拔”的人才培养体系,大赛还积极探索戏曲传播的新路径,计划与抖音、B站等平台合作,开设“上党戏曲小课堂”栏目,由名家名角在线讲解戏曲知识,推出戏曲动画、戏曲文创等产品,让传统艺术以更时尚、更贴近年轻人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相关问答FAQs

2020长治市戏曲大赛

Q1:2020长治市戏曲大赛与传统戏曲活动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A1:2020长治市戏曲大赛在传统戏曲活动基础上实现了三大创新:一是模式创新,首次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制,通过直播扩大覆盖面,线上投票增强群众参与感;二是内容创新,增设现代戏创新单元,鼓励抗疫题材、红色题材创作,推动传统戏曲与时代主题结合;三是传播创新,利用短视频平台发起话题互动,吸引年轻群体关注,打破戏曲“小众圈层”,实现“破圈”传播。

Q2:大赛对长治戏曲传承的具体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A2:大赛对长治戏曲传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人才挖掘,通过比赛发现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戏曲人才(如李娜等),充实了戏曲后备力量;二是剧目抢救,整理出12部濒危传统剧目并数字化存档,避免了非遗技艺流失;三是普及推广,通过“戏曲进社区”“进校园”及新媒体传播,提升了戏曲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认知度和喜爱度,为戏曲传承奠定了群众基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