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豫剧大登剧全集

豫剧《大登殿》作为传统经典剧目,是《红鬃烈马》系列故事的高潮部分,以其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脍炙人口的唱段,成为豫剧舞台上的常演不衰之作,深受观众喜爱,该剧讲述了薛平贵历经磨难,最终得胜回朝,登基称帝,与苦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钏、代战公主夫妻团聚,惩处奸佞,共享荣华的故事,既有家国情怀的厚重,也有儿女情长的细腻,更有善恶有报的民间价值观体现。

豫剧大登剧全集

《大登殿》的剧情以“登殿”为核心场景,集中展现了薛平贵身份的转变与情感的回归,开篇即以薛平贵在西凉得胜,携代战公主返回长安为引,通过金殿封官、王允受惩、宝钏封后等情节,将矛盾冲突推向高潮,王宝钏从寒窑贫妇到金枝玉叶的身份转变,既是对她忠贞不渝的肯定,也暗含了民间对“善有善报”的朴素期待;代战公主作为西凉公主,主动让后、甘居妾位,展现了她的深明大义与对薛平贵的深情;而薛平贵在登基后对王宝钏的补偿与对王允的清算,则体现了他作为帝王的爱憎分明,全剧节奏张弛有度,从战场的紧张到金殿的威严,再到夫妻重逢的温情,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剧中人物塑造极具个性,各具光彩,薛平贵由落魄的穷书生到西凉驸马,再到中原帝王,其身份的转变带来了性格的复杂化——既有对王宝钏的愧疚与深情,也有对代战公主的感激与尊重,更有对权奸王允的愤怒与决绝,演员需通过唱、念、做、打,将人物的忠义、多情与威严融为一体,王宝钏则是传统女性形象的典范,她寒窑苦守,历经贫寒却始终坚守对薛平贵的承诺,其“大登殿”唱段中“金牌调来银牌宣,王宝钏我打扮起来做娘娘”,既是对苦尽甘来的感慨,也充满了质朴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唱腔婉转悠扬,情感饱满,成为豫剧经典中的经典,代战公主则兼具少数民族的豪爽与女性的柔情,她武艺高强、敢爱敢恨,在得知薛平贵已有妻室后,没有嫉妒争宠,而是选择主动接纳,这种豁达与大度,让她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动人。

从艺术特色来看,《大登殿》充分体现了豫剧“唱、念、做、打”的综合性,唱腔上,融合了豫剧的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等不同流派,薛平贵的唱腔高亢激昂,展现帝王气度;王宝钏的唱腔细腻婉转,突出女性柔情;代战公主的唱腔则带有明快的边疆风味,体现人物身份,念白上,以河南方言为基础,既通俗易懂,又富有生活气息,如王宝钏与薛平贵重逢时的对话,朴实中见真情,表演上,“登殿”一场的朝拜礼仪、王允的跪地求饶、宝钏的凤冠霞帔等,都通过程式化的动作展现,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戏剧的张力,剧中的服饰、道具也极具特色,薛平贵的龙袍、王宝钏的凤冠、代战公主的戎装,以及金殿的布景,都营造出庄重华丽的舞台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古代宫廷。

豫剧大登剧全集

作为豫剧传统戏的代表作,《大登殿》的传承与发展历经数代艺人,从早期的“三丁(丁志清、丁福利、丁吉河)”到后来的常香玉、唐喜成、阎立品等名家,都对剧目进行了精心的打磨与创新,常香玉先生在饰演王宝钏时,将青衣的端庄与闺门戏的俏皮相结合,丰富了人物的情感层次;唐喜成先生饰演的薛平贵,则以“唐派”的刚健明快,塑造了忠义果敢的帝王形象,近年来,随着年轻演员的成长,许多院团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对剧本、唱腔、舞台呈现进行了适度改编,如加入现代化的灯光音响,优化情节节奏,让这部老戏在当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角色 行当 经典唱段选句 代表演员
薛平贵 老生/武生 “龙凤阁内把衣换,寡人我打坐金銮殿” 唐喜成、李斯忠
王宝钏 青衣 “金牌调来银牌宣,王宝钏我打扮起来做娘娘” 常香玉、阎立品、牛淑贤
代战公主 武旦/花旦 “小姐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让后位你为正宫” 吴碧波、虎美玲
王允 老生 “老夫我年迈苍苍,官居太保爵位高” 刘九来、任宏恩

《大登殿》之所以能成为豫剧“大登剧全集”中的核心剧目,不仅在于其精彩的剧情与精湛的表演,更在于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价值观念,它让观众在欣赏戏曲艺术的同时,感受到忠贞、善良、正义的力量,这正是经典剧目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相关问答FAQs

豫剧大登剧全集

Q1:豫剧《大登殿》中最经典的唱段是哪一段?为什么?
A:《大登殿》中最经典的唱段当属王宝钏的“金牌调来银牌宣”,这段唱腔以豫剧祥符调为基础,旋律流畅优美,情感层层递进,从初闻宣召的惊讶,到梳妆打扮的喜悦,再到对过往苦寒的感慨,将王宝钏从贫苦民妇到皇后的身份转变与内心波澜展现得淋漓尽致,唱词通俗易懂却饱含深情,“凤冠霞帔插绒花,三十六人两行夸,前呼后拥进皇家”,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充满了民间对“苦尽甘来”的向往,因此成为豫剧爱好者传唱不衰的经典。

Q2:为什么《大登殿》能成为豫剧传统戏中的经典剧目?
A:《大登殿》能成为经典,首先得益于其“善恶有报、团圆结局”的剧情设计,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剧中人物形象鲜明,薛平贵的忠义、王宝钏的贞烈、代战公主的大度,都具有典型性和感染力;唱腔艺术成就高,融合了豫剧不同流派的特点,既有高亢激昂,也有细腻婉转,艺术表现力丰富;它历经数代艺人的传承与创新,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不断适应时代审美,使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豫剧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